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大家好,我是先正達翼選的皮皮蝦。由于獼猴桃的果面柔軟而粗糙,也不像蘋果、梨燈光具有蠟質層的保護,因此非常容易受損;套袋就成為了保護其外觀及品質的必需操作。不知不覺8月已過,幾乎所有獼猴桃品
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大家好,我是先正達翼選的皮皮蝦。由于獼猴桃的果面柔軟而粗糙,也不像蘋果、梨燈光具有蠟質層的保護,因此非常容易受損;套袋就成為了保護其外觀及品質的必需操作。不知不覺8月已過,幾乎所有獼猴桃品種都已經完成了套袋。有些農友往往套袋之后就覺得萬事大吉,容易疏忽園中管理,其實不然。獼猴桃套袋期的良好管理能夠有效地提升獼猴桃品質,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一講。
一、調整水肥
獼猴桃套袋后正值果實及根系的發育高峰,對各類營養元素的需求非常高;加上套袋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弱果實的受光,從而影響糖分的積累。若此時養分不足,會導致或加重獼猴桃風味淡、糖度低的情況,因此此時水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要增施有機肥和補充微量元素,尤其是磷與鉀,這兩種元素對于糖分累積非常重要。
其次,我們可以施用一些生物菌肥或葉面噴施氨基酸營養肥,都能夠促進果實的膨大及增加糖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水分過量時,果實內含水量高,相應的糖分就會下降。所以,在采摘前,我們可以適當控水減氮,這樣可以提高果實細胞濃度,糖分占比一高,風味相對就會提高,一斤果子也就能多賣幾塊錢。
二、檢查紙袋
有些農友會發現,明明我們已經套了袋,但摘袋后還是有蟲果、爛果出現。這其實就是因為疏忽了對紙袋的檢查。一些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成群為害時,是具有能夠破壞紙袋的能力的。尤其在雨后,質量不佳的紙袋由于雨水的沖刷會變軟易爛,害蟲可以很輕易地進入到紙袋中。
因此,我們不能覺得套袋就萬無一失了,一定要經常檢查套袋果,有個別紙袋破碎時及時更換,以杜絕蟲的危害。有條件的也最好選用紙質柔軟有韌性的高質量紙袋,減少壞的概率。不僅如此,扎袋操作不當時,袋口容易進雨水,雨水沉積在袋底,會造成果實腐爛。因此,每當雨后,我們還要及時查看紙袋內是否進水,加以更換。
三、摘袋操作
很多農友在獼猴桃的采收時往往隨袋采收,不提前除袋,分檢時才除袋。但這種方式非常容易導致果皮發綠甚至全綠果的出現。所以,套袋獼猴桃最好在采果前5-7天除袋,通過陽光為獼猴桃增色。另外,在摘袋前,我們可以提前2—3天先將果袋下部撕開口,讓果實經歷及適應外界晴朗干燥的環境,還能夠利用陽光殺死果面可能存在的霉菌,這樣可以增加獼猴桃果實的抵抗力及耐貯性。最好不要在雨后果面潮濕時立即摘袋,避免霉菌的侵染。
四、采收技巧
有一個很多農友都不了解的小技巧:當果實周圍的葉子生長太密時,就會由于遮擋而導致果實所受光線不足,果實糖分就積累少。但果樹的生長又需要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提供基礎的營養物質。因此,我們可以在采收前10天左右,將果實周圍適量葉片摘除,有利果實見陽光,積累糖分。
在采摘時間方面,主要標準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6.5%后,方可采摘。早采獼猴桃果硬酸濃,不易軟熟,降低食用價值;晚采獼猴桃則心發硬,容易遭受病菌侵染,軟化腐爛,縮短采后貯藏時間。采摘最好在無風晴天的上午10點前進行,采收時要戴上手套,防止指甲傷害獼猴桃表面,使果面產生傷口,和空氣產生氧化反應而腐爛。
丁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