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印度國內基礎設施落后,不過總理莫迪卻一直有讓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想法。在很多方面都要刻意和中國比一比,結果每次都讓印度成為笑柄。高鐵作為衡量國家交通運輸水平的一個標桿,能掌握高鐵制造技術,說明這個國家的工業制造水平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印度制造的
印度國內基礎設施落后,不過總理莫迪卻一直有讓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想法。在很多方面都要刻意和中國比一比,結果每次都讓印度成為笑柄。高鐵作為衡量國家交通運輸水平的一個標桿,能掌握高鐵制造技術,說明這個國家的工業制造水平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印度制造的高鐵宣稱趕超中國高鐵
中國在這一方面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終于取得了技術突破,高鐵技術在全球都處于領先水平。印度作為人口數量僅次于中國的大國,其經濟發展速度很快。雖說總量上跟中國仍有較大差距,但這并不妨礙印度政府自詡在某些方面趕超中國。
一個典型例子是,印度花費了9000多萬造了一輛高鐵列車,這輛列車被印度政府寄予了厚望,有媒體宣稱印度造的高鐵趕超了中國的高鐵。然而這樣一輛代表了印度交通運輸先進程度的列車,最終卻成了一個笑話。印度官方也因此臉面盡失。
印度高鐵做工到位被寄予厚望
2019年,印度官方宣布他們花了18個月投入9.7億研發成本,終于研制成功了首輛印度高鐵。這輛高鐵作為印度國民備受期待的產物,它的出現是改變印度落后火車運輸狀況的開始。印度媒體報道稱,這輛高鐵研發成本折合人民幣9237萬,最高時速180公里每小時,可搭載1128名乘客。
列車首次運行從新德里到圣城瓦拉德納西,因為是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的列車,票價也比一般的火車貴了不少。普通經濟艙票價大約175元,商務艙價格翻倍。
之所以印度媒體對這輛列車大加吹捧,在于印度傳統的火車跟它相比,可以說不值一提。不僅十分擁擠環境很差,而且時速很低,平均時速為55公里每小時。
印度這列高鐵有16節車廂,內部裝飾方面也極致用料。不僅有空調,座椅也采用了真皮材質,每個座椅都有顯示屏,乘客可以在途中觀看電影。
列車上也做到了wifi全覆蓋,照明系統也達到了主流標準,還搭配了能自主適應室外溫度變化的氣溫調節系統。做工這么到位,媒體吹噓這列高鐵趕超了中國的高鐵,確實也情有可原。不過莫迪還是被事實打臉了,他原本對此自豪無比,結果第一天試運營就出了故障。
印度高鐵試運營接連出問題
試運營那天,很多媒體都乘上列車進行了現場報道。不過等待列車卻花了一個半小時,原本人們還期待著高鐵速度很快,不用等多久列車就能到達。
列車來得太慢讓一些人感到不滿。列車搭載乘客行駛后,沒多久就在途中拋錨了,多節車廂冒出白煙,列車沒法繼續行駛下去。之后調查才發現,原來是一頭小牛跑到列車下面,導致列車受損嚴重。
出現這種情況,印度官方倒不怎么擔心。印度的牛可以不受約束,每年因牛導致的交通事故就有不少。高鐵速度很快,撞上牛來不及避讓也沒有辦法。
之后列車就被拉回去維修,第二天就重新投入了運營。這次倒是沒有再撞上牛群,不過在途中又出現了故障。一些車廂冒出白煙,乘客被嗆得不行紛紛逃走,官方只得找來維修人員修理。
修理完之后又能繼續行駛了,不過還沒運行到第二天,這輛列車就出現了兩次意外。一次被飛來的石子擊碎了玻璃,一次列車撞上了橫穿鐵軌的摩托車。
撞擊事故導致列車受損嚴重,第三天這輛列車在修理完后又重新投入了使用。下午列車就沒法運行了,啟動都沒法做到,車上的設施也被乘客洗劫一空。
印度官員對此十分氣憤,想追回被乘客拿走的設備。結果人數太多,事情也不了了之。之后這輛被印度寄予厚望的高鐵,就沒有再投入使用。印度想借高鐵和中國較量,卻因為本國的問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后淪為了一個笑柄。
馬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