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想必大家都有關注,本月初又出了一件自動貓砂盆卡貓的事件。一只正在上廁所的貓咪被卡住,凄厲的叫聲引起了其他貓咪圍觀這已經不是自動貓砂盆第一次出現卡貓事件了。很多時候,智能設備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我們不在的時候,貓咪也能擁有健康、規律的生活。但是
想必大家都有關注,本月初又出了一件自動貓砂盆卡貓的事件。
一只正在上廁所的貓咪被卡住,凄厲的叫聲引起了其他貓咪圍觀
這已經不是自動貓砂盆第一次出現卡貓事件了。很多時候,智能設備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我們不在的時候,貓咪也能擁有健康、規律的生活。
但是,現在頻發的事件不禁讓我們開始懷疑起來,智能設備帶來的到底是便捷還是危機?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這次事件后,我們購買了市面上最常見五款自動貓砂盆。
將從是否防卡貓、是否防倒扣、是否存在用電安全隱患等三點來測評自動貓砂盆是否安全。
一起來康康吧~
↓↓↓
Litter Robot
這款就是上面視頻中卡住貓的自動貓砂盆,也是這五款中歷史最悠久,最貴(¥5480)的一款。
Litter Robot號稱使用的是“航空材料”。官方中文說明書里并沒有相關介紹,不過,開箱時,“航空材料”卻實實在在的散發著濃濃的膠皮味。
測試第一項:防卡貓
Litter Robot采用的防卡貓方式為:
1.使用重力感應檢測貓咪進入,然后停止運轉球體
2.卡住貓咪后,球體回轉,防止卡死,讓貓咪能逃脫
讓我們來看看在實測中,這兩項的表現如何。
我們采用的測試工具為550ml的怡X礦泉水,一瓶的重量約為550g。
Litter Robot官方宣稱的重量感應線為2.3kg以上,應該大約4~5瓶水左右應該就能讓它停下來,不過....
我們連續放了八瓶水,它仍然沒有任何要停下來的意思。
難道是我們放水的方式錯了?換個方法試試?用塑料袋裝了8瓶一起放進去,它依然...沒有停。
后來我們又換了幾種方式測試,最后,能穩定讓Litter Robot停下的只有真人用力按壓:
這可能是因為Litter Robot的重量感應元件只有一個且設置在機體比較靠后的地方。
只能說是個隨緣的重量感應了,扣掉2星。
Litter Robot本身設計的漏砂口非常大,之前的卡貓事件就是因為貓咪的腳伸進了這個漏砂口(小一點的貓頭都可以塞進去)。
用黃瓜模仿貓咪的腳,放進洞口,機器檢測到有異物后自動回旋兩秒后停下,螺螄粉伸手去試了一下,力度還算比較柔和。
防卡死的程序設計的還不錯。
測試第二項:防倒扣
Litter Robot本身自重為10.5kg,高度卻是我們這次測試中最高的一款,球體部分也比較高,大多數情況下,貓咪需要借助踏板才能上去。
雖然發生倒扣的極端情況可能較少,但為了確保貓咪不發生以外,我們還是測試了在倒扣情況下,球體邊緣與地面是否存在足夠的空隙:
這個縫隙應該是不夠貓咪逃出來的,扣0.5星。
測試第三項:是否存在用電隱患
很多貓咪都有玩線的習慣,在貓咪的智能用品設計中,我們認為采用防咬材料是很重要的一環。
Litter Robot本身采用的不是防咬線,而且電源線非常細。好在外接電源的的那兩條線可以收起來。
這里不是防咬線,扣0.5星。
總的來說,Litter Robot的貓砂盆安全性很一般,在存在可能卡貓的漏砂口的同時,重力感應時靈時不靈讓人感到非常不安。外接的電源線非常細,又并非防咬線,只有防卡死程序還算優點。
CATlink
CATlink本身的設計和運行原理都基本脫胎于Litter Robot。
產品特點是有一個語音控制的模式,但必須額外購買一個天貓精靈。同時很多鏟屎的基礎設置都必須通過APP控制。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友好。
測試第一項:防卡貓
CATlink官方標明的重量感應線為1kg,同樣采用礦泉水瓶進行測試:
確實,放入兩瓶水就停止了,重量感應部分是符合官方宣傳的。
但由于漏si的原理基本與Litter Robtor一致,CATlink同樣具有可能卡住貓的洞口,如果出現意外情況,CATlink是否具有靠譜的回旋程序呢?
CATlink卡住黃瓜,回旋了一小段距離后停住了兩秒,然后又接著運行,這里可以看到黃瓜這里有很明顯的變形。
而且CATlink檢測到有異物,回旋后又接著重新運行了起來,而不是像Litter Robot那樣回旋后直接停下來了。如果貓咪沒有及時把腳拿出來,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這個部分要扣掉2星。
測試第二項:防倒扣
在測試倒扣這里,我們測試了幾次,但每次CATlink球體上面的蓋子都要掉下來,所以現在只能給你們呈現一個挺禿然的版本了:
CATlink高71cm,重10kg,重心還算穩。極端情況倒下之后,球體出口與桌面有大約2~3cm的縫隙,跟Litter Robot相比,算是留出了一點點呼吸的縫隙,但同樣不夠貓咪逃生。扣掉0.5星。
測試第三項:是否存在用電隱患
電源線同樣是黑色的膠皮線,比Litter Robot稍微粗了一點。
不是防咬線,扣0.5星。
CATlink的重量感應很靈敏,但防卡貓程序卻做的十分敷衍。防倒扣環節比Litter Robor好一點,但還不夠。同樣沒用防咬線。
總體來說,如果重量感應不出問題,安全性還算可以。但如果出現意外情況,貓咪卻會遭受更大的驚嚇。
MEET
MEET的運行原理也基本是脫胎于Litter Robot。但要比前兩款矮一點,整體看上去是一個球形。
加上電源,有四個按鍵。但作為輔助顯示信息的顯示屏非常的暗,在光線比較強烈的情況下,幾乎要用手捂著周圍才看的清。
測試第一項:防卡貓
MEET官方標明的重量感應線為1kg,但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用了3瓶水才讓meet停下。
重復測試了幾次后,MEET有時在兩瓶水時就停下了,有時需要三瓶水。實測的重量感應靈敏度在1kg~1.5kg之間。
MEET同樣存在可能卡貓的洞口。在一開始的測試中,黃瓜伸進去后,被檢測到了,MEET立即停止了轉動,但沒有回旋。也就是說如果貓咪卡住了,只能等待主人來救援。
我們本以為就到此為止了,但在重復測試中,黃瓜在部分位置時,meet沒有檢測到,會直接把黃瓜卡斷。
MEET這個不是特別穩定的重力感應和這個很看人品的防卡貓程序,實在是跟“安全”兩個字毫不搭邊。扣掉2星。
測試第二項:防倒扣
MEET只有66cm高,但自身重量有12kg,應該是我們這次測試中重心最穩的一款了。
但如果在極端情況下倒扣:
同樣是嚴絲合縫,沒多少空隙的情況。這里扣掉0.5星。
測試第三項:是否存在用電隱患
MEET的電源線同樣是膠皮電源線:
而且長度比較短,只有1.2m左右。測試時,只有MEET需要外接插線板。
沒有使用防咬線,這里扣掉0.5星。
MEET在實際的測試中表現的重量感應靈敏度并沒有達到官方標出的1kg,但總體還算靈敏。不過并沒有設計任何防卡貓的回旋程序。倒扣和防咬的表現也一般。
Petree
看夠了Litter Robot式的漏si模式,終于有了一個有點新意的產品。
Petree的外形跟MEET很像,比MEET更矮一點,貓砂盆入口卻要更大一點。
因為開口比較大,Petree的漏砂問題比較嚴重。仔細看上面這個動圖,就能看到桌面上全是漏出的貓砂。
不過在買貓砂盆的時候送了一對門簾,據說配合門簾使用,能減少漏砂問題。
測試第一項:防卡貓
Petree官方標出的重量感應線為1.5kg以上,實際測試時,兩瓶水就能讓Petree停下。
重量感應線應該在1Kg左右,比較靈敏。
Petree沒有外露的洞口,采用的是另一種結構來漏下排泄物。
漏砂的部分是平行的柵格扣,不太會發生卡貓的問題。
測試第二項:防倒扣
Petree只有54cm高,整體的重量比較輕,只有7kg。對于肥貓來說,這個重量相對來說比較輕了。
但是防倒扣相對來說做的還不錯,在極端情況倒下之后,留有比較大的縫隙。
測試第三項:是否存在用電隱患
Petree的電源線是測試到現在唯一用了防咬線的電源線。
防咬線用的是四方形的編織材料,相對于膠皮來說更耐咬一點。
Petree的自動貓砂盆是我們測試到現在安全系數最高的一款。重量感應比較靈敏,沒有卡貓洞口,倒扣和防咬做的也還不錯。
PetManager
PetManager的鏟屎原理跟其他的貓砂盆也不一樣。
是靠鏟條(釘耙?)將貓砂的排泄物分離,推至底部垃圾箱。
但是由于PetManager本身的空間較小,這仍然不是一款看上去特別舒服的貓砂盆。
測試第一項:防卡貓
PetManager官方標出的重量感應線在2kg左右,在此基礎上,只要排泄物大于5g就能被檢測到。
在實際測試中,PetManager的重量測試確實很靈敏,一點點重量改變都能檢測到。
不過有個BUG是,PetManager的防卡貓模式是在鏟屎過程中如果檢測到重量增加,就會停止鏟屎。但由于是單程鏟屎,如果這個時候貓咪進來排泄,落在鏟條的后方,就無法清理了。
PetManager本身運行速度非常的慢。50cm左右的長度,單程需要耗費2分鐘整,給你們個動圖感受一下:
在卡貓這項中,由于運行起來非常的慢,一般不會出現卡貓的問題。
測試第二項:防倒扣
PetManager本身的形狀基本不會出現倒扣的問題。
測試第三項:是否存在用電隱患
PetManager也沒有采用防咬線,仍然是使用的膠皮線。
總體來說,PetManager除了沒有使用防咬線外,整體是一款比較安全的貓砂盆。基本不會有卡貓和倒扣的問題。
但具體到實際使用時,不穩定的重量感應、較小的空間都可能帶來問題。
總結一下
總的來說,在我們進行測試的五款貓砂盆中。安全性是Petree>PetManager>另外三款。
其中Meet和Catlink的重量感應靈敏,但防卡夾功能一塌糊涂。Litter Robot防卡夾功能還不錯,但重量感應令人頭禿。
在防倒扣環節中,只有Petree和先天形狀占優勢的PetManager還算靠譜,剩下的看上去都比較令人擔憂。
在用電安全這一塊,甚至只有一家使用了防咬線。
入手這五款貓砂盆總共花費了1W+,但測試下來之后,幾乎每款貓砂盆伴隨著或多或少的安全隱患。
回到開始那句話,我們認為寵物智能設備本身的意義就在于為寵物提供更健康、規律的生活。鏟屎除了是機械勞動之外,更是我們了解不會說話,又習慣隱藏疼痛的貓咪身體狀況最直觀的一個窗口。
科技的進步沒有錯,想要解放雙手也沒有錯,但現在的自動設備還遠遠沒有達到能讓我們真正放心的程度。
它們有安全隱患、無法區分正常排便、軟便、血便,我們對貓咪整體排泄量的把握甚至還要依靠時靈時不靈的重量感應。
最后,我們還是建議起碼,在現階段,廠家沒解決完安全隱患之前,先手動鏟屎吧。
【本期所長互動】
你會買自動貓砂盆嗎?
//////////
歡迎關注 【貓研所】get更多科學養貓技能√
高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