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1世紀是知識與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科技創新的作用愈加凸顯。在教育領域,對創新型、綜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與日俱增、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為了應對競爭壓力,紛紛進行基礎教育改革。尤其是自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起的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影響。近幾年,STEM教育正在我國快速興起。2018年1月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很多學科也都明確滲透或倡導了STEM教育思想。
各種新課程花樣繁多,為了研究哪種課程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家長們都煞費苦心。我總能碰到家長詢問STEM課程都有哪些,孩子真的適合去學習STEM課程嗎?下面我來跟各位家長說說。
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后來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成STEAM,比STEM注重的元素更加多元化,要求的學科能力更豐富多樣。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因為涉及到多個領域方面的知識,STEAM課程也多種多樣。要注意的是,STEAM教育雖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但并不是只學習這五個學科知識,也不是這五個學科的簡單疊加,而是更注重學習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它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并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在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并使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舉個簡單的課程例子:
隨著科技發展衍生的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生態問題頻出,人類陷入生存困境!保護環境、重構藍天白云綠色生態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也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環保教育,意識先行。充分利用學校課堂、加強環保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具有深遠而重大的現實意義。
昊科教育協作舉辦了秉承STEAM教育重視創新與實踐的超學科教學理念,通過跨學科整合多門類科學知識,重塑生活場景,以貼近生活的趣味問答引入課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激起學生參與實踐的興趣,以培養思維方法為核心,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和綠色生活小技能的活動。
根據時下熱點環保話題,昊科教育導師從“節能”、“減排”兩個角度,針對自然能源再利用和減少人工污染排放兩大命題設計科學體驗課程,課程內容包括風力提物機、污水凈化器、桌面垃圾桶、創意動力車四個項目。實踐過程中,同學們聯系現實問題,自由發揮、大膽想象,和老師、同學們積極互動,深入思考、不斷嘗試,用實際行動為人類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污水凈化體驗課上,老師用當前世界水資源布局、水的用途、居民用水困境、二次循環用水的好處等生活化問題引入“凈化污水有哪些用途?”這一課題。
接著,老師借助幾個物理實驗同步講解凈化器的工作原理,同學們需要以老師所述知識點為理論依據,通過參與過濾、吸附等實驗,體驗自制污水凈化器的技巧。
在全面了解凈化器的特點后,學生以現實生活的環保需求為出發點,分析影響污水凈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根據凈化器運作特點及現實需求進行選材、設計、拼接組裝。
課程最后的成果展示環節,師生一起檢驗凈化器的工作效果。
“同學們在實驗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最后想出什么辦法解決困難?”
“如果要做一個效果更好的污水凈化器,你認為該如何改進呢?”
……
一連串與項目制作相關的小問題,從課堂回顧、方法思考、主題延伸三個層面遞進發問,同學們在分享討論的過程中鞏固知識,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的能力。
根據以上昊科教育的STEAM課程可知,STEAM課程并不單單只是學習這五個學科知識,導師會立足實際,關注時事,緊貼國際社會潮流,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在一起,在課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團結協助,體驗真實的生活,獲得社會性成長。
張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