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未來兩年內氪信的首要目標是打造行業最領先的智能金融解決方案。”在最近發給員工的一封郵件中,氪信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明杰說。2019年以來,伴隨業務迅速擴張,朱明杰經常以通發郵件的形式與全體員工溝通公司近況。這家為金融機構提供風控、營銷、客服等智能解決方案的AI公司成立于2015年,彼時銀行數字化轉型剛剛拉開帷幕,內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成立科技子公司,外部擁抱互聯網場景,引入數字化科技能力,成為銀行先見者的共同選擇。2015年、2016年,以小微信貸業務為特色的民生銀行、零售信貸優勢明顯的招商銀行,先后成為氪信的AI合作伙伴。在金融科技領域,氪信是后起之秀,在智能金融賽道,它成為開創者。
在效率洼地尋找AI價值
深度學習的突破帶來“AI+產業”真正意義上的落地,在金融這一離錢最近的行業,多數AI公司和創業者們首先想到的是智能投資、智能投顧,然而經過幾年市場的自然選擇和淘汰,那些幸存下來的初創公司主營業務,其實并不與“賺錢”直接相關。
“AI解決方案本質上是帶著數學和計算機的能力去理解人,學習人,從而復制人的能力,形成可解決業務問題的系統。”朱明杰在公開信里提到。從這一本源出發,氪信將重心放在了金融行業的效率洼地——那些可以用機器替代大量人力重復勞動的領域,以及容易出現人為失誤或道德風險的環節。越過感知智能,氪信的解決方案從認知智能出發,部分上升到決策智能,朱明杰將自己做的事情總結為五個字:“解放勞動力”。
智能風控即是一個典型場景,AI公司的通行做法是將大量行內數據和外部第三方數據“喂給”機器,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AI技術挖掘特征,產生信用評分或風險評分。但由于不同AI公司核心引擎的性能,將算法應用于場景的效果,對金融業務的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造成實際效果千差萬別。智能金融作為新生事物,銀行客戶初次選擇技術合作伙伴時,通常會在市面上尋找幾家公司進行PK,根據POC效果定輸贏。因此,想要“拿下”客戶的方式也很簡單,直接參與“競賽”即可。對此,朱明杰信心十足,他和他的創始團隊,多數來自微軟、eBay、阿里、攜程等互聯網公司,在互聯網場景用AI技術解決過更大規模和數據量級的問題。
先進的技術帶來先發優勢。2015年剛成立時,氪信即與民生銀行展開小微企業信貸風控合作,其后,氪信的智能風控解決方案擴展到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零售信貸中心,中銀、招銀等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工行、建行等四大行數億賬戶體量風控場景。由于AI在場景中的應用效果,會隨著場景的反饋不斷進化,因此氪信從未將橫向場景的擴張視為集郵式的尋找合作伙伴,而是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去做適應性改造。目前,氪信的智能風控解決方案不僅僅提供信用評分,它還構建了一個智能化在線執行系統,風控人員可以通過AI操縱臺和業務看板隨時掌握風險全貌,用戶使用界面友好。
可疑交易監測、智能助手等解決方案從提出到落地再到規模化部署,也采取相同思路。對于銀行來說,使用傳統計算方法從每個月數億筆交易流水中有效抓取可疑交易,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且現有計算能力無法識別復雜的洗錢團伙,也無法追溯較長期歷史數據。鑒于此,氪信提出了TAI異常交易監測解決方案。該方案的基礎算法并非聞所未聞的“黑科技”,而是利用GCN圖卷積神經網絡處理海量交易,使用10分鐘內能夠處理百億級別數據的列式計算引擎訓練模型。根據模型效果,識別群體欺詐效能整體提升近40倍。更有說服力的是,TAI方案已在四大行這樣的大型應用場景中得到驗證。
一個成熟的解決方案從需求挖掘到標準化部署,需要經歷數次驗證和優化,最初的客戶對于產品和方案的走向影響重大。朱明杰認為,氪信幸運的一點是“這個行業里最好的客戶給了我們機會——在中國零售業務最強的招行,我們驗證和優化了多個氪信AI金融解決方案。”他相信“正確的事情始終會發生”,事實也的確如此,去年下半年開始,氪信智能金融解決方案“爆發式”落地,已基本覆蓋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頭部企業。
系統魯棒,團隊強壯
“偉大的公司所做的事情,其實都不難想到,但是很難做到。”朱明杰在郵件里提到。從想法到技術,到商業應用,在商業里“混戰一場”,成為獲勝者(或幸存者),乃至開辟新的秩序,定義新的智能金融標準,這是一條注定艱難的路。銀行業因其信息化程度較高并且重視利用IT技術,成為“AI+”最深、最廣的領域之一。即便如此,短時間內技術應用的爆發式增長,缺少標準化的訓練,依然讓氪信和同行面臨壓力,他們需要在有限的用戶市場培育窗口期內,跑通商業模式,證明“AI+”的價值。朱明杰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強大的系統和團隊。
“非或然引擎”是氪信的核心產品,交付給客戶的是定制化模型和相應的知識庫。氪信于去年11月發布了非或然引擎的2.0版本,基于“軟件即插即用”理念,非或然引擎將“特征提取-專家建模-上線部署”的分析流程標準化,完成了從知識挖掘到知識內嵌的建模過程軟件化轉變,形成數據閉環。原本耗時3-6個月的建模實踐工作被縮短至2-4周。發布至今,引擎功能仍保持著三個月迭代一次的頻率,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系統的魯棒性。
魯棒性也是朱明杰對團隊的要求。在他看來,任何時刻任何場景都能夠專業地解決問題,是一個團隊強大的表現。氪信研發人員占比80%以上,多數畢業于海內外名校,不乏一畢業就加入氪信的新生。他的人才理念是,“知識是次要的,做到才是最重要的”,在項目中“邊學邊干”更容易讓人成長。
這樣的底氣不僅來自于對創始團隊技術能力的自信,也來自于氪信管理體系和文化氛圍允許新人快速成長。氪信建立了矩陣式的組織形式,新人會擁有兩重身份,一方面是直接的匯報對象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向產品和項目負責。此外,朱明杰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在過往的經歷中連接了半數以上AI技術圈牛人,TGIF這一硅谷流行的互聯網團建文化,在氪信也有了新的含義,如微軟亞洲研究院、AWS、美團等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教授,均帶著前沿的研究實踐與氪信的同事交流切磋。
“構筑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不是單純的算法先進與否,發表的論文數或博士生占比,當然這些也能從側面反映一家公司的技術實力;氪信真正的護城河,在于依靠強大的團隊和AI系統‘做成了’,我們在金融領域里的成功經驗,同樣可以遷移到其他行業。”朱明杰說。
科技創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計算機人都有一個夢想,把世界上所有信息變成機器可以學習處理的知識”,朱明杰認為,銀行要提升AI能力,本質上也是為了提升數字化能力和服務能力。而氪信更加長遠的目標,“是將金融領域受過錘煉的AI產業落地經驗,復用到更多行業,在效率洼地創造價值,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
中國的To B行業幾經起落,每每在外界預測“風口”即將來臨時又歸于平靜,朱明杰認為:從長期來看,對標美國市場To B業務占據半壁江山,中國To B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金融行業因率先突破信息密度臨界點,成為“AI+”的最佳試驗田,但數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各個行業,一旦打通數據和業務的神經末梢,就有了AI的用武之地。
回顧1990~2019年這30年間全球市值TOP 10公司的變遷,人們會發現,這是一個科技公司越來越占主導地位的時代,1990年代前十公司中沒有一家互聯網軟件公司,2000年微軟拔得頭籌,2010年微軟和蘋果進入前十榜單,到了2019年,全球市值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和臉書,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列7、8位。
“中國真正用計算機和數學去科技創新的時代才剛剛開始,需要你我。”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郵件末尾,朱明杰寫道。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