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評選了200家「2019 WISE 新商業企業榜單」的公司后,我們總結了一份年中各賽道的創投觀察。
在新的技術變革來臨前,創投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漫長的等待。
2019 沒有超大風口的驚喜,但我們還是看到局部的暖流活躍其中。資本注意力大面積轉向 toB 行業,SaaS 仍是最有機會的領域,RPA 新風向出現,產業也快速被互聯網影響改造。toC 市場則看到了新品牌的回溫,新人群帶來了巨大的增量,于是創業者和資本也繼續探索下沉市場。
2019 也出現了多個上市公司,云集、瑞幸、新氧等先后在二級市場掛牌交易。不過,今年上半年在港、美股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市值都在百億人民幣左右,沒有再出現千億市值體量的公司。
想要復制迅速做大的故事、或是成為超百億美金的公司仍有可能,破局點在于抓住當下行業的“小趨勢”,成為頭部公司、爭取更多的用戶和現金流,才可能未來在二級市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在根據 36 氪未來智庫研究了超過 200 家一級市場的公司后,我們總結出了各個賽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判斷。希望能在未來尚不明朗的當下,為創投的決策方進行回顧總結和預測判斷。
1、消費
電商占零售的滲透率繼續上升,這是因為有社交拼團、下沉市場和年輕用戶
剛剛結束的 618 購物節,反映了這一趨勢。
各大平臺 2019 年的銷售額仍然增長迅猛。做為 618 的發源地,京東在 618 第一個小時的成交金額同比增長65%,家電品類僅用不到 3 分鐘,整體成交額就突破 10 億元大關。
拼團,以及社交裂變的模式,給電商平臺帶來了更多訂單。
月獨立設備數的上漲,反映了社交電商的活躍越用戶增長快于傳統電商。2019 年,社交電商一季度的月獨立設備數同比增長 79%,遠超綜合電商 2% 的增長,總設備數也逼近綜合電商一半的水平。
較低的獲客成本,是社交電商優于 B2C 電商的優勢之一。據統計,淘寶、京東的獲客成本已經高于 250 元,而上市的社交電商拼多多和云集,獲客成本分別在 140 元和 40 元左右。
今年獲得戰略融資的「貝店」和 2018 年剛線上的「淘集集」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高速增長。但在高歌猛進之后,仍然需要加強對供應鏈和服務方面的投入。
此外,下沉市場和年輕人群的表現也都尤為亮眼。
下沉市場上,拼多多的 GMV 同比增長超過 300%,其中七成訂單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而淘寶聚劃算在三到五線城市的購買用戶和成交額同比增長雙雙超過100%。
年輕人方面,聚劃算 25 歲以下奢侈品消費人群增長了近 50%,年輕人成為了消費主力。
90 后前衛的消費觀也帶來了二手交易的機會。
「毒App」和二手時尚買賣平臺「Plum」的數據顯示:平臺主力消費人群是集中在30歲以下,二手商品的交易體現了他們前沿的消費觀。從地域上看,消費者仍然集中在沿海一二線城市,但是三線以下城市也有大量的用戶。
· 高頻需求下,考驗的是生鮮電商的物流供應鏈和獲客能力
生鮮是一個 4 萬億的市場,并且是高頻消費。但是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卻仍不到 10%,遠低于其他品類。
前置倉模式的「叮咚買菜」在近期獲得多輪投資,叮咚買菜APP下載量同比增長 600%,活躍數據在短短一年內增長迅猛。根據其公開信息顯示,平臺 2018 年底的日均整體單量在 15 萬單。另一方面,前置倉模式運營得最具規模的「每日優鮮」對獲利更加重視。在從水果到全品類,每日優鮮的客單價提高到了 85 元左右。通過升級供應鏈和調低補貼,每日優鮮在北京等一線城市實現盈利。
與主打即時性的精品生鮮電商不同,社區團購由于地理位置優勢,能獲取高更密度的自然流量,并通過團長的營銷模式進行賣貨,因此擁有更低的獲客成本和履約成本。「興盛優選商城」在這方面的優勢是擁有較多的社區便利店資源。而「呆蘿卜」則在合肥等地的社區有較高滲透率。
· 出海,中國電商在主營業務外發力生態建設
對國內的創業公司來說,更多的出海機會來自于中東市場--當地較高的消費水平和相對藍海的電商生態。「Jollychic」、「Shein」、「Fordeal」等公司都憑借著各自擅長的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
除了電商業務,Jollychic 更大的目標是要打造中東領先的電商生態。規劃的生態中包括自己的“支付寶” Jollypay 以及 O2O 零售 Jollymart。
近期,印度機票預訂平臺「Happy Easy Go」在半年內完成了兩輪融資,這家主打高性價比的 OTA 平臺已經做到印度市場份額的第二名,而行業第一名已經上市。公司也在年初上線了酒旅業務,并且建立了自身對拓展線下酒店的打法。
做生態也體現了平臺在技術、產品上的有了更多的積累,也是給之后快速復制到其他市場的基礎。
· 未來:直播電商尚未全面爆發,行業規則亟需建立
在經歷了 2015 年到 2017 年移動直播平臺快速發展,以及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億的用戶積累,接近 5 億的用戶為直播電商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互聯網巨頭也絕對不會錯過這波機遇。根據阿里巴巴 2019 年的財報顯示,2018 年淘寶直播拉動的 GMV 突破 1000 億元,進店轉化率超過 65%。而今年 3 月,騰訊也內測了部分公眾號進行直播,在線觀看人數 2 小時內超過 1 萬次,訂單超過 1000 筆,轉化率達到 18%。
然而,直播電商的生態還并不成熟。主播雖然越來越職業化,也創造了很多交易量的“奇跡”,但主播個人的成功,并不能代表直播電商整個產業鏈的情況。居高不下的退貨率、機構與主播不穩定的合作關系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多方共同建立規則并制定解決方案,才能讓行業進入良性發展。
2、“內容”對年輕人社交很重要
騰訊的一份社交洞察顯示,00后更喜歡用內容來作為激發社交互動的工具。這樣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王者榮耀、二次元漫畫。
游戲是寡頭生意,但是游戲帶來的市場紅利是創業公司可以把握的機會。魔獸世界帶火了YY語音,而王者榮耀等新一代手游則需要多人在線協作的,集工具、社交、社區為一體的新平臺。
在這個領域,背靠資本的頭部游戲直播平臺瓜分了明星主播與流量,留下的機會不多。「伐木累」在今年獲得了新一輪融資,旗下的電競社區產品是公司在游戲社區方面一個創新的嘗試。
此外,在線動漫賽道雖然目前只有近百億規模,但是由于用戶集中在20歲以下的群體,未來的消費增長潛力很大。此外,00后有著獨特的亞文化,也是建立未來垂直社交的入口。
從下載量和市場占有來看,表現突出的應用有「騰訊動漫」和「快看漫畫」。而「觸漫」則憑借著PUGC的社區模式,加入了更多社交互動的功能,在今年有加速增長的趨勢。在線動漫的盈利模式也逐漸從廣告收入為主,演變為以內容付費和授權為主的模式。
· 泛文娛領域必須爭奪下沉市場
在互聯網女王的最新報告中,短視頻APP引領了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和時長增長。在地域分布上,三線及三線以下的用戶占據了五成以上。 抖音和快手無疑是占據下沉市場用戶最長時間的短視頻產品,而「好看視頻」、「微視」和「V8實拍」在實現了快速的用戶增長。
網絡文學用戶時長僅次于影音媒體,主打免費閱讀的產品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并且在下沉市場收割了巨大的流量。 從去年開始,趣頭條和字節跳動分別孵化了免費閱讀產品,背靠WiFi萬能鑰匙的「連尚文學」也是佼佼者。幾款產品的月活用戶都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千萬級別。在盈利模式上,這些產品的主要收入都是媒體廣告。
然而,如何做渠道下沉呢?
除了社交裂變、口碑傳播,最有效果的仍然是付費投放。不論是在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APP,還是交通樞紐、公共場所,所有線上線下的投放都已經成為一個標準動作。而如何細化運營,平衡投放成本和廣告收入,則是這類平臺共同面對的問題。
· 中高齡市場:需突破“變現”瓶頸
中高齡市場被認為是消費互聯網所剩無幾的大的機會點。
在線上的產品中,「糖豆」和「美篇」都有亮眼的表現。兩款產品的分別作為“學廣場舞”和“圖文編輯”的工具,在平臺上沉淀了大量的內容,并形成一個具有明確用戶群體的社區。
然而,產品的變現還有待驗證,中高齡人群的線上支付習慣也需要時間去培養。對這類人群來說,實際的體驗更為重要。因此,從線上聚集流量,切入到線下服務做變現的模式,仍創業的機會。
3、教育
2019 年教育賽道的投資熱度明顯下滑。
教育是萬億級別的市場,而在線教育 2019 年 Q1 的用戶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40% 以上。用戶習慣已經逐漸培養完成,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
· K12 網校頭部公司暑期激戰,這是爭奪千億美元市值的機會
K12學科輔導是在線教育領域用戶量最多的一個垂類,「作業幫」和「小猿搜題」等產品的月活用戶都在數千萬量級,并為其在線直播課轉化了大量的用戶。「網易有道」則憑借著詞典、翻譯、筆記等工具產品,在上億的用戶的基礎上開設直播精品課,實現了快速增長。
行業頭部形成也讓網校對用戶的搶奪變得激烈,大戰在 2019 年暑假全面爆發。
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頭部網校都投入了數億元的廣告,來爭奪暑假的生源。今年也是在線教育線上續報率第一次打平線下,以及整體招生的突破 1000 萬人次的關鍵時間節點。贏得這場戰役的機構,將在營收和市場份額上超過同行,成為繼新東方、好未來后又一教育賽道的霸主。
· 素質教育賽道獲得最多交易筆數
素質教育延續了2018 年的投融資熱度,其中少兒英語和 STEAM 教育仍然是該領域的熱點。
「VIPKID」和「itutorgroup」分別在少兒英語 1 對 1 和小班課占據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而「DaDa英語」和「嘰里呱啦」也在 2019 年完成新一輪融資。而在 STEAM 教育方面,超過 30家公司獲得融資。其中,「寓樂灣」、「火花思維」、「編程貓」分別獲得了 C 輪及 C 輪后的融資。
除以上公司外,素質教育賽道的融資仍主要集中在 A 輪及以前的早期階段。即使是成長期的部分公司,其產品也處于積累用戶的階段,尚未有頭部形成。
· “考證”和“備考”是職業教育賽道熱點,互聯網時代的新興崗位培訓成為下一個方向
今年迎來政策紅利的職業教育賽道也有了新的動向: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中公教育在深交所上市,市值一路走高。從用戶畫像來看,固定在職和在校學生兩類人群占據了在線職業教育的主要份額。其中,在職人士最偏好職場發展類的課程,而在校學生則主要參與語言類課程。
因此,考證和備考方向的創業公司仍然是在線職業教育的主要的市場。
「高頓教育」和「考蟲」,都憑借優質的學習內容和新型的營銷模式,在各自的垂直領域里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此外,在互聯網時代營運而生的新職業教育品牌「三節課」在2019 年獲得 1.3 億元的B輪融資,并且在打造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方面獲得了較好的口碑。
· 未來:教育硬件是公認的下一個金礦
包括很多大公司在內,都認為教育硬件是要重點布局的領域。小米發布了智能教育產品“小愛老師”,字節跳動也透露年會發布一款教育硬件產品。
教育硬件作為觸達用戶的新入口,在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教育賽道極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突破口。然而,在成年人用智能手機、電腦在進行工作、交流時,面向兒童的硬件產品,卻處于“離線”狀態。
切入家庭場景的早教機器人很有潛力,語音識別技術也極大得增強了產品對兒童的吸引力。并且,對家長來說,機器人具有陪護功能,以及強交互的特性,是優于以往產品的替換選擇。「Roobo布丁機器人」以及新獲融資的「杜丫丫AI機器人」已經有產品上市。
此外,針對在校學生的”學習平板“也是一個需求較為旺盛的市場,通常這類產品兼具電子詞典、復讀機、訓練機等功能。而拍照搜題、判題、語音糾正等在線教育公司的產品功能也被集成到硬件中。
但除了產品體驗,建立高效的銷售渠道也是教育產品長期發展重要因素。畢竟,電視廣告售賣“點讀機”的時代已經過去。
4、 醫療健康
2019 年一級市場的融資金額顯示,醫療健康賽道是最熱門的一個領域。截止 6 月中旬,醫療健康賽道共獲得融資約 500 億元,占一級市場融資額的 13.4%。
在熱度不減的背后,醫療健康賽道已經進行了幾次創業領域的更替:
· 移動醫療服務經過 5 年以上的發展,從高速增長走向平穩
2010 年到 2014 年,互聯網醫療獲得密集的融資,以在線問診、預約掛號為主要功能的移動醫療平臺,憑借著標準化的需求和輕量級的服務,迅速掌握了該行業的用戶流量入口。
已經上市的「平安好醫生」和在Pre-IPO階段的「微醫集團」占據了這個領域的大部分用戶。此外,丁香園旗下的「丁香醫生」和企鵝杏仁集團下的「杏仁醫生」,以及從三四線城市用戶切入的「微脈」,也將掛號問診作為重要的業務板塊,并逐步形成自身的業務閉環。
· 技術推動醫療服務向線下和 B 端深入
2015 年到 2017 年,在醫療信息化和大數據領域的投融資數量明顯增加。
在 C 端,針對患者的健康數據管理平臺「妙健康」和「掌上糖醫」通過記錄用戶健康數據,推出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一系列服務。
在 B 端,這類公司通過提高醫院等相關機構的數字化程度,提升診斷和治療的效率和準確性,提高整體管理效率,并推動醫院的科研和藥企的新藥研發。
從垂直領域的融資情況看,腫瘤領域的兩家大數據公司「思派集團」和「零氪科技」都在 15-16年完成了2輪早期融資,而醫藥行業SaaS服務商「太美醫療」和口腔診所SaaS服務商「領健」也逐漸脫穎而出,從智能硬件切入醫院物聯網的「聯新移動醫療」也在 2017 年完成首輪融資。
· 未來:熱點是創新藥、新療法以及基因測序
無論”風口“如何變化,在醫療健康賽道,醫藥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板塊。
醫藥電商由于交易平臺的性質,已經獲得了快速發展。已經上市的「1藥網」和「阿里健康」,在2018 年的營業收入都在20 億元左右,而阿里健康也首次實現了整體扭虧為盈。
在創業公司中,醫藥O2O的「叮當快藥」實現了近三年翻倍的營收增長;「妙手醫生」則通過承接醫院的處方流,為復診患者提供便捷的藥物配送。
在投融資領域,從已經爆發的抗體藥物和靶向藥物研發,到極具潛力的基因治療都獲得了投資機構的認可。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再鼎醫藥」、以及剛獲得融資的「艾力斯」、「諾誠健華」、「海和生物」都是專注創新藥物或者抗腫瘤免疫療法的公司。而「華大制造」和已經獲得C輪融資的「燃石醫學」則將重點腫瘤早篩早檢。相信在未來,該領域會產生更多優秀的創業公司。
5、 交通出行
交通出行領域的融資事件在 2019 年上半年約 130 筆,但融資金額超過 600 億元,可見交通出行領域“吸金”的特性。其中新車制造和汽車電商獲得了幾筆大額的融資:「車好多」、「蔚來汽車」的融資都在 100 億元左右。
然后,汽車行業吸金的背后可能是“燒錢”。即使是特斯拉,也是成立后 6 年才做到毛利率的回正。新能源車自燃事件、補貼下調也給國內的新造車廠商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同樣,虧損、裁員的陰影也一直籠罩在許多汽車交易平臺的頭上。
· 出行領域“一超多強”的大格局未變,市場份額爭奪仍在繼續
出行巨頭滴滴在經歷 2018 年順風車下線的影響,增長變得緩慢。而「嘀嗒」、「哈啰」、「曹操出行」分別上線順風車業務,「首汽約車」也在商務出行領域挑戰滴滴的地位。從綜合數據來看,滴滴仍然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去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滴滴占比 91% 左右。
但是面對出行賽道這個“大蛋糕”,市場份額的爭奪一直在繼續。
一方面高德、美團以聚合模式切入市場,另一方面車企也在重點發力網約車。前有曹操出行、首汽約車,而后小鵬線上了「有鵬出行」,近期騰訊也和廣汽聯合上線「如祺出行」。而車企布局網約車,背后重要的邏輯,是為消化自身的產能。此外,通過網約車獲取大量的運營數據,也對車企研發自動駕駛有很大幫助。
· 未來:新國標推動下,鋰電池成為主流,并衍生出千億級的換電生意
新能源汽車不斷提升的市場滲透率讓鋰電池制造大熱。 今年4月15日“新國標”開始實施后,電動自行車市場的“鉛改鋰”進程也會大大加速。動力鋰電池廠商「星恒電源」于今年獲得Pre-IPO融資,并近期向上市沖擊。
此外,“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車速和整車質量的規定,也激起了換電模式的發展。
目前,這個市場在千億級別,并且在迅速增長。行業內一些公司已經能實現每年千萬元或上億元的營收,有些公司能實現單月盈利、或在某些城市盈利。
6、 金融
2019 年上半年,金融賽道的融資也較前兩年顯著下滑,半年內獲得融資的公司在 100 家左右。互聯網金融受沖擊最大。
· 消費金融的增量:下沉市場和細分場景
居民的房貸、車貸等債務的使得消費金額的增長速度下降。P2P 自去年開始貸款余額一路下挫,不明朗的監管政策也讓平臺的發展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但是,作為一個十萬億的市場,消費金融領域仍有廣大未被覆蓋的用戶以及更垂直的細分場景。
以「什馬」為例,這家公司分別在今年獲得一筆股權和一筆債權融資,用于加速布局 3-6 線城市的新能源車市場。這和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產業的變化密不可分。
「小黑魚科技」則是以消費場景為切入點切入會員經濟,目標群體是那些沒有被消費金融產品滿足的 90 后年輕白領。電商零售板塊則是小黑魚的新增業務,底層邏輯是創建更豐富的消費金融場景。
而過去依靠廣告投放的進行獲客的方式,隨著投放 ROI 的降低和監管對貸款亂象的整治,已經不是這一領域創業公司的主要選擇。
· 跨境電商帶來跨境支付新機會
支付和電商相生相依,一帶一路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出海業務成為電商強有力的新增長點,支付作為底層設施也乘著這艘大船駛向海外。
支付寶、微信、銀聯等 C 端支付率先扛起出海大旗,而萬億外貿市場中,瞄準 B 端跨境支付的玩家也摸索出多種發展路徑。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2018 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 4.5 萬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B2B 交易達到交易總量的84.6%,市場無疑是巨大的。
基于此,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切入 B2B 收款市場,如「PingPong」,「連連支付」等,主打低費率,在產品設計上注重本土化,適合中小賣家的需求,B2B 收款也成為創業公司入場的重要場景。
· 未來:金融科技的下半場是 To B 的技術能力提升和生態服務建設
從供需關系來看,切入小微企業金融的創業公司具有發展潛力。
根據愛分析的報告,2020 年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將達到 14 萬億元,年增量相當于當前五大行小微金融貸款余額之和。
數據驅動的反欺詐和后續的風控環節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關鍵。這方面,「同盾科技」已經是行業的領先地位,而「大數金融」也有一定的積累。
供應鏈金融是另一個重要的金融創新領域。對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的數據打通,則是做好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重要因素。
雖然很多 B2B 平臺通過交易撮合切入這一領域,但是仍然存在無法形成完整經營數據閉環的問題。而財、稅、法等多維度數據的引入,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提升風險判斷的準確性。目前「聯易融」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而「凱京集團」等創業公司也通過在各自領域的深耕迅速發展。
區塊鏈技術也在跨境支付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場景。
由于資金鏈路長、涉及機構多,跨境支付往往面臨著反欺詐、反洗錢難度大和流轉成本高的難點。而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此外,在業務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公司也從單純的收付款業務,進入做平臺/生態的階段,為用戶提供VAT、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甚至深入到進銷存等業務環節,幫助賣家提高展業效率。
7、 云服務
云計算是企業服務的基礎,也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底層支撐。
相較于美國,中國的云計算水平落后大概5年。但是在全球 SaaS 市場來看,中國的增速是高于全球水平的,且市場份額不斷升高,中美間的差距有望逐漸縮小。
· 從公有云市場來看,SaaS仍然是最有機會的領域
IaaS 是云計算的核心。目前,國內的公有云 IaaS 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大廠占據,但是由于國內頭部 IaaS 廠商部分業務與客戶存在競爭關系,「Ucloud」這樣中立的云計算平臺在傳統企業上云的市場中也有差異化的優勢。
但更多的創業機會是在SaaS層。2019 年前 4 個月,SaaS企業一級市場的融資事件為 52 起,總體保持平穩。
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SaaS 可以根據業務和行業兩種維度進行粗略劃分。其中,CRM SaaS 和電商零售行業 SaaS 分別占據了業務、行業 SaaS 領域第一的份額。
零售電商 SaaS 的年度增長率更是高達 60%,其推動力主要來自于微信生態電商和社交電商的快速崛起。這方面已有的上市公司「有贊」和「微盟」也在今年獲得了來自騰訊的加注。
今年前四個月,數據服務在融資方面一只獨秀,共有 28 起投資事件。獲得融資的數據服務公司,多數服務于政府、金融以及大型企業。
此外,人力資源 SaaS 也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共有 7 家 HR SaaS 公司拿到了融資 B 輪左右的融資。這類產品共同的特性都是提升人力資源部的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
然而,僅憑 SaaS 收服務費的模式,不僅天花板很低,而且往往不能在短期覆蓋銷售的成本。沉淀數據,深挖場景做增值服務是這類公司做好和做大的關鍵。
· 企業的定制化需求讓 SaaS 公司向 PaaS 層擴展
Salesforce 作為全球企業服務的領跑者,已經成功通過搭建 PaaS 平臺解決產品標準化和客戶定制需求間的矛盾。隨著國內傳統企業上云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增加,PaaS 作為更加靈活和高效的選擇,更加獲得企業的青睞。
容器技術的成熟無疑是 PaaS 發展的一大基礎,而通過將業務和功能抽象成為通用的能力,則是取得客戶成功的關鍵。這方面,服務大客戶的「北森」很早就在 PaaS 上布局,并在實際開發中解決了高并發高擴展性的問題,打造了一款穩定的 PaaS 平臺。
8、 人工智能
· RPA + AI 搶占萬億美金市場
RPA 全稱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機器流程自動化。可以理解為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這個“機器人”是虛擬的。
例如,企業在不斷線上化的過程中的事務性工作—— 貼發票、扒數據、資料報送等等。這些重復、基于規則,以及需要在不同系統或傳播介質中切換的工作,正是 RPA 應用的最佳場景。
但縱觀目前高估值的 RPA 公司,無一不講著 IPA(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的故事。 從市場上限來講,即使增速迅猛,但若不結合AI,RPA 最多只能到達百億、千億級別,但 Gartner 預測,2018 年全球的 AI 市場已達 1.2 萬億美元。
從全球背景來看,RPA 正在高速發展,而中國的 RPA 市場,近年來的增速也均超過 100%,預期樂觀。目前,國內行業一梯隊的 RPA 創業公司,年營收在小幾千萬元,近期基本都完成或接近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在數千萬元,估值在 7000 - 8000 萬美元左右。
然而,1 億元營收可能會成為最近一個階段內營收的天花板。從潛在客戶數量上看,當前中國 RPA 公司的客戶還主要是大公司客戶,可這樣的企業數量有限。
由此可以推斷,未來 RPA 公司要做大,一方面可能需要切入一部分咨詢的業務獲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可能需要針對目前的客群,推出更多相關產品,分攤營銷及銷售費用。
· 貨運 & 工業場景的是無人駕駛最先商業化的領域
商業化落地一直都是自動駕駛行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在半封閉的區域雖然已經能夠行駛,但是遇到復雜的路況,車輛根本無法應對。而居高不下的成本,也限制了乘用無人駕駛的發展。
貨運無人駕駛已經在商業化方面取得進展。 「圖森未來」已在中美多地開展 L4 級別無人駕駛卡車商業化運營,提供倉到倉的無人駕駛運輸服務,服務至少 16 位客戶,預計 2019 年下半年單月營收達到百萬美元級別。而「小馬智行」除了研發 L4 級自動駕駛乘用車以外,也開始進軍長距離卡車運輸。
此外,工業領域的自動駕駛成為了近期的新方向:如自動駕駛叉車和礦區運輸。 推動工業自動駕駛落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車輛行駛的路線相對固定,路況簡單。第二,工業領域通常工作環境較差,招聘難,無人駕駛可以降低運營管理成本,解放勞動力。
9、 農業、工業產業升級
· 中國的農業大數據還處在數據積累階段,但市場規模穩步上升
相比美國等國家,中國的農業數據呈現開放程度較低,時序性短,而數據的短缺顯得尤為致命。未來,農業數據的產生和沉淀能力是競爭的關鍵。
農業大數據應用場景進一步細分明晰,部分稀缺應用場景發展前景廣闊。
相比于國外,中國的大數據應用顯得廣而不精,在氣象、土壤、GIS影像系統及分析、虛擬現實技術分析及應用等專業化的應用場景方面,我國的大數據企業仍有很大差距,在這部分稀缺的應用場景方面,將會有大量的新興企業殺入。
「麥飛科技」通過其核心技術高維視覺光譜,已經在分析農作物需求來精準施肥、施藥等業務類型有實際的成功。
農業規模化趨勢不斷加強,ERP 農場大數據大有可為。
在國外農業大數據統計方面,位于農業生產第一線的 ERP 農場大數據企業較多。而隨著中國農業土地規模化利用的趨勢不斷加強,ERP 農場大數據服務能夠在其中提供比較全面的支持服務,ERP 農場大數據的市場空間也正逐步上升。
· 建立通用性和快速開發能力是工業互聯網企業盈利的關鍵
在政府的推動下,從去年開始,工業互聯網賽道的融資數量顯著上升,部分創業公司也拿到了億元級別的大額融資。但是,工業互聯網當前的商業模式不清晰,模式太重等問題也是投資人加注時的猶豫點。
工業互聯網要達成的事情,核心可以歸為“數據+應用”。
通常,將工業物理世界的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形成數據池后,就可以結合場景做應用了。但是由于工業場景極其豐富復雜,如果每遇到一個場景就單獨開發一個應用,會面臨無窮無盡的定制化開發。
形成自身的模塊化產品是很多做工業互聯網的現狀。PaaS 層承載了將通用功能標準化的職能,也決定了進入一個新場景的通用性和快速開發能力,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將產品模塊化,是也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 通過建立行業云平臺,「樹根互聯」的年營收也在億元以上。而?業流程協作和數據分析軟件公司「?湖智造」則通過產品功能的高度定制化,在短期內獲取了數百家大客戶,2018 年營收超過 4000 萬元。
總體來說,工業互聯網仍然處在發展初期,只有先做好商業模式,才可能在長期競爭中勝出。
劉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