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餓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后,一直處于迷惘之中。如今隨著阿里巴巴全方面實現下沉戰略重新覺醒,從艾媒咨詢的數據來看,在不少三四線城市其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最大競爭對手美團。餓了么聯合口碑推出的數字化系統也幫助到了諸多外賣店家,在美團的高傭金提成下,這些外賣店家很可能投向餓了么,屆時兩者可能將掀起新一輪的外賣大戰。
同時,我們注意到餓了么已經入住華潤萬家,這或許意味著一向偏愛騰訊系的華潤萬家正在偏向阿里系。如今華潤萬家既有美團也有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重新處于同一起跑線。而華潤萬家這一舉措也對零售商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畢竟騰訊與阿里已經幾乎占領了整個零售市場。
當然,餓了么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近日在美團的強制執行下餓了么就此前不正當競爭向美團道歉。而隨著餓了么補貼的消退,三四線城市的訂單正在迅速下降,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外賣店家,騎手,代理之間的矛盾。這些對餓了么來說都將是一大挑戰。
餓了么入駐華潤萬家,連鎖反應牽扯三方重新審視零售市場
近日餓了么入駐華潤萬家被外界看作是華潤萬家倒向阿里系的信號,或許事實并非如此。自從阿里與騰訊在零售市場競爭開始,諸多零售商不得不被迫選擇其中一家,但接受投資后卻發現自身的財務狀況并沒有好轉,甚至還出現了虧損。華潤萬家這一舉動或許是為了打破當前兩極格局的零售市場,探索發展新道路。
(1)餓了么與美團回歸同一起跑線,美團優先權將逐漸消失
根據36氪報道,餓了么聯手口碑和華潤萬家達成深入透徹的合作,消息稱華潤萬家約2000多家門店將陸續上線餓了么平臺,并爭取在6月底前覆蓋全國約100個城市。華潤萬家所包含的大賣場、標準超市、精品超市、便利店四種業態及各大零售品牌,全部在此次合作范圍之內。此前,華潤萬家旗下自營門店也在美團外賣和京東到家兩個平臺上線,迄今為止,入駐京東到家的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
華潤萬家不再是美團的專利,這或許標志著美團將與餓了么回歸同一起跑線。在如今的外賣市場上,美團依然占據著較大的優勢,諸多店鋪商家雖然同時與兩家合作,但還是有一些店鋪僅與其中一家合作。在這方面,美團領先于餓了么。而從這次事件來看,不管是大小商家可能都將逐步接通兩大平臺,美團前期積累的商家優勢可能將逐漸下降。
此前餓了么和美團就商家進行了好幾輪搶奪,雙方各出奇招,甚至動用了不正當競爭手段。隨著有關部門對外賣市場管理的逐漸規范,未來店家將會受到法規保護,兩者比拼的將不再是手段,而是對于自身平臺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2)零售市場分久必合,零售商探索未來新出路
投靠阿里或者騰訊對于零售商來說都不算一個好選擇。從當前情況來看,阿里手握銀泰,三江購物,高鑫零售,蘇寧,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等。騰訊則投資了永輝,家樂福,沃爾瑪,步步高,萬達,百佳中國等。兩者實力相當,難分伯仲。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零售商并沒有從中獲得較大好處。不管是阿里的新零售還是騰訊的智慧零售從銷售情況來看并沒有給零售商帶來較大突破,其中蘇寧智慧零售店2018年1月至7月虧損達到3億元,而高鑫零售營收凈利潤更是三年來首次雙降。
華潤萬家這一舉措可以看做零售商探索未來新出路,當投靠一家無法滿足自身的銷售需求時,是不是可以同時投靠兩家,借助兩大巨頭的實力發展自身。而根據相關消息,已經有不少騰訊系零售商在與阿里接觸,未來零售商可能將與兩大巨頭同時合作。
(3)騰訊阿里未來競爭界限逐漸模糊,合作或許將成未來主題
騰訊與阿里近年來看似爭鋒相對,但兩家共同控股公司不少。而中國市場遠未開發殆盡,未來還有很大的市場可供開發。因此,兩者的競爭可能隨著市場的擴大逐漸走向合作。而兩者的核心業務其實沖突并不大,電商與社交的合作或許將會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餓了么發展下沉市場,聯手口碑推出數字化方案
拼多多發家之后,阿里巴巴也開始注重下沉市場開發,如今不僅是淘寶開始下沉,阿里集團的餓了么也開始注重下沉市場。面對龐大的三四線城市,餓了么發展迅速,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餓了么在諸多三四線城市份額都在50%以上。而聯手口碑推出的數字化方案也在諸多方面解決了商家痛點,擴大了餓了么覆蓋范圍。
(1)餓了么重金補貼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份額逐漸追上美團
艾媒咨詢最近公布了《2018—2019中國在線外賣行業研究報告》,一二線城市外賣比重下降6%,三四線城市比重增加5.8%。三四線醫藥外賣2018年訂單量和用戶數同比增長1732%和876%。這或許意味著餓了么的下沉戰略未來將帶來更多的訂單,而從數據上看,在不少三四線城市,餓了么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美團。而在一二線城市上,餓了么也在逐漸趕上美團,如今其在一二線城市份額已達47.4%。
對于外賣市場,擴大份額最好的方法就是燒錢補貼,隨著美團補貼的逐漸下降,餓了么依靠阿里巴巴卻為三四線城市投入了巨額補貼,借此開拓市場。而從艾媒咨詢的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效果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在對商家的競爭中,美團也處于不利地位。由于美團年年虧損,為了補貼新業務發展,美團提高了商家抽成傭金,導致不少商家利潤下降,更加傾向于餓了么。
(2)餓了么聯手口碑解決商家行業痛點,數字化城市成最大賣點
前不久美團曾言餓了么的補貼帶來的繁榮只是一時的,對此,餓了么認為其推出的數字化方案將會培養用戶習慣,即使失去了補貼也將會留下。目前來看餓了么聯手口碑推出的數字化方案將在六個方面給商家提供服務。
通過云服務和場景數字化提供智能數據服務,通過阿里系APP提供流量入口和廣告服務,通過支付寶提高數字化支付服務,通過蜂鳥物流系統提供配送,通過阿里媽媽進行精準化營銷,還有各種硬件設施服務。
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相比,在店鋪經營,上下游供給,吸引用戶等方面存在差別,這也導致商家在開設店鋪時將遇到諸多難題,但借助這一數字化方案或許能夠解決行業商家普遍存在的痛點問題。對比以前的外賣市場,餓了么正在試圖整合各商家,改變外賣這一行業不規范的問題,從而形成完整規范的市場。
美團競爭力猶在,餓了么補貼戰術遭遇瓶頸
雖然餓了么發展的如火如荼,但美團依然不動如山,根據DCCI發布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年2月)》來看,用戶使用外賣平臺中,總體來看美團外賣占比64.1%,餓了么25.0%,餓了么星選8.7%,其它占比在2.2%。雖然餓了么發展迅速,但與美團相比總體上還是略輸一籌。
5月22日,美團就不正當競爭強制要求餓了么道歉,餓了么發表聲明,在今后的經營活動中審慎審查,避免因審核嚴等原因再次出現侵害第三方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雖然不正當競爭事件中雙方都不干凈,但餓了么去年的大戰中還是稍遜美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王興對餓了么補貼戰術的“嘲諷”或許也存在一定的道理,近日餓了么在多座城市的補貼開始消退,伴隨而來的是訂單的快速下降以及店家,騎手,代理三方矛盾激化。用補貼刺激市場戰略是正確的,但若不考慮到三四線城市的人民的實際需求,表面上呈現的不過是虛假的繁榮和市場份額而已。
近日大理外賣市場就掀起了對餓了么的“討伐”,諸多店鋪表示不再相信餓了么平臺,虧損嚴重的代理更是準備投訴餓了么。而在其他城市,餓了么也遭遇了相關問題,根據科技說說報道,在4月上旬,盡管協議期還沒到,餓了么就在廈門試點提高商家傭金費率,絲毫不顧當初“絕不上漲費率”的承諾。并且同時在阜陽、南京等地又相繼曝出丑聞:餓了么業務員對拒絕合作的商家瘋狂下單,惡意刷差評。
總的來說,餓了么入駐華潤萬家后將有利于其與美團的競爭,這對外賣平臺,零售商,阿里騰訊三方來說都將是一大挑戰。而餓了么高額補貼開發下沉市場一方面確實擴大了市場份額,但總的來說與美團依然存在不少差距。另一方面餓了么在三四線城市的擴張隨著補貼的減少開始受阻,這或許將成為他未來能否繼續下沉之路的主要阻礙。
羅漢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