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4月15日下午,滴滴順風車官方微博以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經理張瑞的名義發布了一封《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對之前2018年5月初發生在鄭州的空姐被害案與8月24日樂清女孩被害案再次致歉,并宣布一系列整改措施。
這件事被不少人當做滴滴而緊接著在4月17日,哈啰順風車事業部負責人江濤發布了《致滴滴順風車張瑞的一封信》,文中表示同樣做順風車的哈啰如今的一些感觸與措施。
滴滴為何會選擇此時發布新的致歉信,哈啰順風車的反應又說明了什么?
焦慮的滴滴:順風車大跨步狀態下先機已失
對于滴滴來說,此時發布的《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頗有一種對當下社會輿論的試探,帶著一些滴滴順風車重新上架的跡象。而滴滴自從去年的兩起命案之后,順風車業務一直處于無限期下線階段,此時突然著急恢復的趨勢實質上也反映出滴滴如今的焦慮。
自從順風車業務下線后,滴滴的日子一直就不好過,之前有媒體報道,滴滴2018年全年在司機鋪貼方面的投入為113億元,大量的鋪貼嚴重影響到滴滴的盈利,變現導致了整個2018年滴滴虧損109億元。而且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滴滴官方宣布裁員,整體裁員比例占全員15%,涉及2000人左右。
而在滴滴自我整改,all in 安全,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其他網約車平臺卻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
在國外,有媒體報道,滴滴的老對頭,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于4月12日傳來了將要在紐交所上市的消息,盡管具體時間尚未披露,但IPO申請已經提交,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29家銀行將承銷此次IPO。
雖然目前Uber還未披露具體的募資金額和發行價。但此前,據路透社曝光的Uber內部文件顯示,其每股發行價將定在48-55美元的區間內,有媒體據此推算,Uber發行市值為900-1000億美元左右,而這樣的估值規模下,Uber將進入美國互聯網巨頭的第二陣營。
此外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道,4月16日,索尼在日本東京推出了類似于Uber的網約車服務S.Ride,目前只面向首都圈內的東京23區以及武藏野市和三鷹市展開。類似的像歐洲網約車巨頭Bolt;印度網約車巨頭Ola;新加坡網約車巨頭Grab等都持續在壯大。
在國內,除了這次發聲的哈啰順風車之外,還有著高德順風車、嘀嗒順風車等企業,而原先網約車老牌的易道、神州等平臺也迎來了一陣發展的機遇。
這是因為對于出行領域來說,順風車確實是一個有著相當高需求的業務,能夠利用閑置資源來解決大眾需求,無論是社會層次還是個人層次都是有貢獻的。出事的原罪是滴滴管理運營上的問題,而并非順風車業務本身。在當初滴滴剛剛下架順風車業務的時候,也有很多輿論希望滴滴順風車業務重新回歸,或者是有更安全更負責的企業去運營。
可以說在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整體態勢不佳的情況下,別的對手紛紛在發力布局,這就使得滴滴原來作為先入局者的優勢正在一點點被蠶食,也因此滴滴如今會顯得愈發焦慮,此時發出道歉信探口風也大致因此。
良性競爭才是順風車回歸本質的最佳方式
而哈啰此次得發聲也頗有意味,從哈啰得《致滴滴順風車張瑞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之前滴滴順風車經歷張順在《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提到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幾乎與哈啰正在運營的策略相差無幾。
這二者整理可以總結為四點,一是要回歸到順風車本質,二是要提高司機準入制度門檻,三是要取消社交屬因素,四是要警企聯動確保安全。
回歸到順風車本質,順風車顧名思義是一種典型的共享模式,司機自己在開車出行時,利用自己車輛內的空余空間,合理的在大數據分析下匹配到同路順風的用戶,實現資源共享,這才是順風車本質的運營模式。
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像之前的滴滴順風車,有很大一部分已經不再是共享意義的順風車業務,而變成了披著順風車外衣的新“出租”,這也就喪失掉順風車的本質意義。
這也是為什么在哈啰與滴滴的信中都提到的一個點,嚴格限制接客次數。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杜絕順風車從共享到專職的變質,從而使得順風車業務可以一直保持其資源共享的社會意義,也就能在根源本質上保持積極的正確意義。
此外,提升司機準入制度,進行實名認證,駕駛行駛證件的雙驗真,人臉識別等措施也是從司機端減少出事率的重要舉措,而且公安背景動態篩查更是重中之重。
回顧近年來在出行、物流等新興業務出事的案例,會發現很多的犯罪者都有前科,我們鼓勵支持一些有案底的人們有重新做人、洗心革面的機會,但像出行、物流等有單獨與用戶1對1式的服務工作,存在有侵害用戶的風險,更需要謹慎對待,嚴格把關。
此外從企業端嚴格杜絕出行平臺的社交屬性,也是保護用戶隱私安全,不至于被一些不良分子投機取巧的重要策略。還有像與警方建立綠色通道實時對接,以及加強客服等,都成為了如今要做出行領域的必備條件。
可以說無論是滴滴整改還是哈啰等新興順風車從業者們,如今對順風車正確運營的方式都有了較為統一的認知。身為當年屠龍者的滴滴在取得出行領域的絕對領先后,漸漸失去了對競爭、對行業的敬畏之心,怠慢與安逸才是釀成事故的原罪。
也因此對于出行領域這種本身就存在風險的行業來說,一家獨大絕對不是好的行業狀態,只有市場中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挑戰者,彼此之間良性競爭,協同發展,才是共同建設好出行行業,共同進步的局面。
如今社會需求中是對順風車有需求的,順風車也必定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必須是做到極致的防范前提下的順風車才是對用戶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行為。出行領域已經經歷了一次屠龍少年變成龍的悲劇,未來勢必要增加更多的良性競爭,避免一家獨大,才是行業能夠不斷規范,不斷發展的最好形態。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信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翟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