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浙江全省民營企業已超過200萬家。浙江作為民營經濟的大省、強省,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活力,向來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從政府到民間也歷來注重激勵企業的創新。
近日,“浙江省創新企業百強暨浙江省創新人物頒獎儀式”在杭州舉行。浙江省科技廳原副巡視員浙江省發明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春民、浙江省創業投資協會秘書長顧斌、浙江省科技創新企業協會會長潘建根出席儀式。大會上,浙江省創新企業百強榜單公布,涵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技術服務等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其中金融科技行業在這次激烈的評選中收獲頗豐,杭州排列科技有限公司等成功入選百強榜單。
此次評選活動,由浙江省創業投資協會、浙江省科技創新企業協會、科技金融時報等單位聯合主辦,以“國家大力扶持行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穩定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企業發展具有前瞻性、成長性”為條件,從全省范圍內優選出100家創新型企業。據主辦單位解釋,目的就是發掘一批創新能力強、研發水平高、發展潛力好的科技企業,引導全社會更多資源投入到創新中,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能。
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企業升級的第一動力。正如經濟學里著名的科技泥流假設(Technology Mudslide Hypothesis):現有企業面對不停息的科技變革時,就像是在從山上呼嘯而下的泥流之上求生,必須保持在泥流之上奮力前進,才能免遭失敗的命運。
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更是社會創新的主導力量。企業創新活力足,經濟發展動力才足。浙江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科技創新和民營經濟發展,把科技強省列為“四個強省”戰略之一,為廣大企業營造創新創業的環境,力圖以創新引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以傳統金融領域為例,信息化技術浪潮沖擊之下,金融服務的環境、場景、人的行為習慣等等都在發生改變。數據信息海量化、風險情況復雜化、產品服務個性化,傳統金融機構在這一過程往往適應不良,暴露出數倉系統陳舊、風險數據維度少、風險評估系統落后、人力介入成本高、審批程序繁瑣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金融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尤其是中小銀行,因其規模、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局限,轉型過程之中,難題與痛點更多。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滯,經濟滯。金融服務的質量難以提升,自然會影響到民營經濟與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普惠金融這一塊,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為應對這些問題,國家近幾年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金融科技的融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金融科技解決在數據處理、風險評估、信貸決策等方面的問題,建設與新環境、新場景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
此次入選創新企業百強的杭州排列科技,就長期專注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與金融服務的結合。
據評選方介紹,該公司目前開發了金融大數據平臺、智能模型服務、精準營銷獲客、全流程信貸風控等產品服務,以針對金融機構不同層面的需求。此外,還擁有自主開發的AI建模平臺,為銀行提供應用于各種場景的模型,包括信貸審核模型、風險評級模型、智能推薦模型、資產評估模型等。正是憑借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產品創新與自主研發能力,排列科技獲得此次評委的一致認可。
評選方還介紹稱,除了已有的產品服務矩陣、自主AI平臺符合“創新能力強、研發水平高、發展潛力好”的評選標準,排列科技在技術儲備也極其豐富,擁有著分布式消息處理、實時反欺詐系統等方面的數十項國家專利權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商業轉化與技術落地應用的價值,值得期待。
排列科技首席科學家陳薇博士認為,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銀行的智慧轉型,普惠金融的下沉踐行,都亟需市場第三方提供技術支持與解決方案,這為金融科技公司留出了廣闊的創新與賦能空間,是挑戰也是機遇,排列科技會持續打磨核心技術,推動技術創新,讓更多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紅利。
何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