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今年賀歲檔的票房爭奪戰中,《流浪地球》殺出重圍,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北京第三區交通安全通知: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以外,還有電影接近尾聲時劉培強毀壞空間站核心設備時響起的人工智能moss的經典語錄:“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moss在電影中就像全球的數據控制中心,掌握著全世界的數據,無論是發布發動機救援命令還是全球語音播報等行為,都可以看出在電影的背景設定(2075年)下,數據孤島和數據壟斷現象已經完全不復存在,這是一個基于現實情況的偉大設想,是數字經濟的大勢所趨,但如何消除數據孤島是現今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大數據,一直被認為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帶來巨大的變化。現階段,我們不是缺少大數據,而是缺乏對大數據的整體分析處理和妥善利用。金窩窩網絡科技首席科學家李立中曾指出,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數據真實性無法保障、無授權流轉違反隱私保護法、數據價值無法有效衡量”這些數據應用的痛點,將數據化的人類行為直接轉化為價值,由市場去衡量價值。云計算、量子計算的高速發展讓快速處理PB級甚至更大體量的數據終有一天會實現。當前大數據應用技術層面的難題很快會被新技術的進步解決,但各種現實因素導致的數據孤島和數據壟斷現象又能得到有效解決嗎?
從產業發展的規律來看,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是政府和企業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做出的改變。傳統的由于政府部門之間,企業之間,或者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缺乏溝通平臺或者是共享渠道等因素,導致的大量政府數據存在“不愿公開、不敢公開、不能公開、不會公開”的問題,和已經開放的數據也因格式標準的缺失而無法進行關聯融合,形成數據孤島。但是隨著我國數字經濟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政府間的數據共享得到明顯改善,很多政府數據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利用大數據實現市場經濟調控、災難預警、打造智慧城市等很多方面取得了大幅度提升,但這些有效的數據流通僅限于某一省、市之內,短期內很難實現跨省或全國數據共享,這對以數據規模和體量為基礎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十分不利。
除了不同地區政府之間形成的數據孤島難以打破,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目前市場數據壟斷現象非常嚴重,行業面臨的情況就是一平臺一數據,于是企業大數據這個目前最容易實現全國范圍內數據共享的板塊因為利益和競爭等因素也無法獲得充分的數據挖掘利益。比如淘寶、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臺,它們在用戶的數據上互相獨立,對用戶行為的挖掘和分析都來自自己的數據庫,在這種環境下,很多方面的數據分析都會受到限制,甚至出現失誤,比如不同的用戶在不同平臺上購買商品的種類和數量是否有不同?重疊用戶的興趣選擇點,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有哪些?所以我們經常會遇到市場上那些已投入使用的大數據應用推薦的商品跟本人匹配度極低等數據錯配的尷尬問題。
但是,針對數據孤島和數據壟斷現象所遇見的種種困境,物聯網或許可以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突破口。根據中國通信院數據,我國物聯網產業總體已初具規模。雖然物聯網的發展仍舊處于初級階段,但是作為實現智慧城市的必要條件,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物聯網解決的是感知真實的物理世界,物與物之間通過芯片連接實現真正的萬物互通,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需要把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產業的大數據整合,從而大大提升數據價值。
如今,數字經濟已作為國家戰略,各級政府也在積極布局大數據產業,例如,現階段重慶市已確定“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戰略,并在和阿里巴巴合作進行相關產業布局,將共同推進工業物聯網平臺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現工業制造向“智造服務業”轉型升級,同時,重慶市各個區縣都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產業,重慶人民的生活正在不知不覺中被大數據改變著。
目前,打破數據壁壘,建立全生態數據庫在某一地區范圍內實現在技術和制度上都已經不是難題。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趨勢已不可逆轉。從地區內到全國范圍內,最后到全世界,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驅動力的數字經濟,不斷推動著全球經濟的深刻變革,同時不斷縮小人類之間的距離,為全球化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如果說,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物聯網帶來的萬物互聯成為看得見的未來,那么與物聯網密不可分的大數據從一個概念變成重要資源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建立一個現實版moss又怎會是空想?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劉慈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科幻作家不可能預測未來,但是可以排列更多的可能性。雖然現階段不可能真的像電影那樣做到全球數據大聯通,但是我們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通往數據開放的路曲折卻又充滿光明。
關于金窩窩研究院——
金窩窩研究院是由重慶金窩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致力于開創技術引領、市場分析、商業應用孵化、政策法規指導、教育培訓等多領域全方位專業知識服務的研究機構,目前已形成了數字經濟專家智庫,旨在促進形成產、學、研、創、投的企業生態鏈。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