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WiFi6而言,現在已經不是何時普及的問題了,而是我們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搭建一套WiFi6的無線網絡。畢竟現在各大廠商都已經推出眾多的WiFi6的路由器,而且價格覆蓋了高中低端的產品,購買起來不算什么壓力。那么除了路由器之外,我們還需要什
對于WiFi 6而言,現在已經不是何時普及的問題了,而是我們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搭建一套WiFi 6的無線網絡。畢竟現在各大廠商都已經推出眾多的WiFi 6的路由器,而且價格覆蓋了高中低端的產品,購買起來不算什么壓力。
那么除了路由器之外,我們還需要什么終端才能搭配成一套完美的WiFi 6無線局域網?WiFi 6的無線局域網對我們又有什么好處?可能這才是很多人考慮的問題。畢竟現在802.11ac沒什么問題,而且有線網絡大多還是千兆,甚至是百兆,似乎馬上就進化到WiFi 6有點早。
那么我們現在就來說說為什么要搭建WiFi 6無線網絡,以及如何才能最經濟實惠地實現這個目標。
WiFi 6最大的好處:隨便連以及連得快!
關于WiFi 6的技術特性我們就不多說了,之前的文章已經談得不少了。最直觀而言,WiFi 6的好處就是可以連接更多WiFi 6的終端,這些終端不用擔心連不上,或者連著連著就斷網。至于終端部分,可以是手機、可以是筆記本以及一切搭載WiFi 6無線網卡的設備。
除了設備隨便連之外,更關鍵是WiFi 6的無線帶寬的確高,哪怕不支持MIMO的設備,至少也可以達到1.2Gbps的連接速度,這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千兆固網寬帶。可能有的人會說,固網寬帶才千兆,WiFi 6似乎過于超前了?但是你得考慮到局域網之間的情況??!
比如說,兩個支持WiFi 6的筆記本,通過WiFi 6路由器連接無線上網,盡管上網的速度和接入的固網寬帶有關,也就100M到1000M;但同時這兩個筆記本又形成了一個無線局域網,如果兩邊通過WiFi 6內部傳輸文件,那么速度之快,就難以想象了。如果兩個筆記本都支持2×2 MIMO的話,那么它們之間的理論傳輸速度就是2.4Gbps,每秒超過300MB的,這比千兆有線局域網還快得多!
文件無線互傳的速度就不說了,想像一下未來采用WiFi 6的家庭無線局域網,大家沒有帶寬的束縛,要從NAS或者其他設備上,播放什么4K、8K的藍光視頻,根本就不會因為局域網帶寬不足而卡頓,同時游戲也可以在其他網絡設備上直接運行,要實時運行或者要串流都不是問題
所以就目前而言,WiFi 6的意義不是讓你上網速度能更快,而是在一個無線局域網里,能獲得更多設備的連接,以及讓設備之間的無線傳輸速度更快。這無論對小型辦公也好,對家庭娛樂也好,都有著非常正面的意義。
簡單而言,當所有設備都支持WiFi 6的時候,那么無線局域網就真的可以取代有線局域網了。
WiFi 6路由器:便宜的2×2 MIMO就足夠了
要搭建WiFi 6的無線網絡,那么首先就得選擇一個WiFi 6的路由器,現在的WiFi 6品牌很多,便宜的華為、小米、TP-link都有幾百元的產品,貴的像華碩、網件,也有幾千元的產品,所以選擇起來的確有點傷腦筋。
首先要確定的是,如果僅僅是考慮帶寬的問題,我們認為支持2×2 MIMO的WiFi 6路由器就夠了。支持2×2 MIMO,那么WiFi 6的傳輸帶寬就達到了2.4Gbps, 無論是固網寬帶WiFi上網還是無線設備之間的連接速度,都已經足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從速度來看,哪怕是目前最便宜的小米AX1800,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其次,價格不同的產品,往往是在硬件配置不同,而不是在速度上。比如同為2×2 MIMO的華碩和網件,通常價格就要接近千元了。這不但是因為它們的處理器性能更強,內存更多,同時它們的功能也更出色,比如擁有更多的千兆Lan口,支持游戲加速、鏈接聚合等功能,這些功能是不是每個人都用得上,那就見仁見智了。
另外,一些高價路由器除了支持4×4 MIMO的4.8Gbps帶寬之外,同時還有2.5Gbps的Lan口甚至萬兆Lan口,這些都需要用戶的其他網絡設備配套支持才可以用得上,如果用戶本身的電腦、NAS等設備沒有2.5Gbps網口甚至萬兆網口,買這種路由器除了多花錢之外實際上意義不大。
所以對于大多數的用戶而言,在目前想搭建一個WiFi 6無線網絡,買便宜的2×2 MIMO產品就行了,小米的AX1800或者AX3600都可以滿足需求;華為的AX3系列也可以,但是要注意華為的WiFi 6路由器用的是自研發的28nm凌霄芯片,性能沒問題,但發熱量有點壓不住。
此外,如果需要第三方固件支持的話,那么就要買博通芯片的產品,華碩和網件都有,價格相對貴點,接近千元了。
WiFi 6終端部分:最實際的是買個旗艦手機
有了WiFi 6路由器,那么總得找支持WiFi 6的產品連接上才行啊。實際上,目前終端產品中,真正支持WiFi 6都并不多,比如說電視、NAS、電視盒子,這些設備都還是WiFi 5階段,估計要今年下半年的新品才會逐漸支持WiFi 6.
所以現在最常見支持WiFi 6的設備,其實是……手機!去年的手機中,支持WiFi 6的比較少,也就三星S10系列和IPhone 11等少數幾款。但是今年支持WiFi 6的手機就比較多了?;旧纤衅炫灝a品,無論驍龍865還是麒麟990的手機,都可以支持WiFi 6。甚至是中端采用驍龍765G的手機,都有不少支持WiFi 6的。
所以最簡單的方案就是買個今年出的5G旗艦手機,肯定是支持WiFi 6的,連接上WiFi 6路由器就搞定了。當然這個無線網絡沒有什么太大意義。畢竟手機又不能和路由器有太多的文件傳輸,固網寬帶最多也就1000Mbps,還喂不飽手機的WiFi 6呢!
一般而言,手機的WiFi 6目前都不支持MU MIMO,所以可以說是最低端的WiFi 6,數據傳輸帶寬只有1.2Gbps,當然這也要強于目前國內的固網寬帶了!只不過我們說了,僅僅是手機連接WiFi 6的話,也就只剩下上網功能了,這和WiFi 5沒啥區別,我們在家里也沒這么多設備需要鏈接……無線局域網的意義還是得靠數據傳輸來證明。
電腦實現WiFi 6:筆記本和網卡都方便
說到數據傳輸,最普遍的方案自然是電腦了,畢竟其他設備除了手機,也沒多少支持WiFi 6了。而且如果是在辦公環境下,多個電腦接入WiFi 6,的確在數據傳輸速度上有著極大的優勢。所以如何讓電腦支持WiFi 6,并且接入到WiFi 6路由器上,就是關鍵了。
最簡單的方案自然是買WiFi 6的筆記本了。如果是新購筆記本的話,那么很簡單,直接買十代酷睿處理器的筆記本,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一般內置的Intel無線網卡,都會支持WiFi 6,而且很多還是支持2×2 MIMO的。即使是老筆記本,但是只要有M.2無線網卡的插槽,那么買一個M.2接口的Intel AX200芯片的無線網卡安裝起來也能支持WiFi 6,Windows 10以及Intel官網都有驅動,完全不用擔心其他問題。
如果是臺式機電腦,新購機的用戶可以直接購買Z490主板和十代酷睿處理器,只要Z490主板支持WiFi,那么必然就是WiFi 6的無線網卡了。如果是老電腦,也簡單,目前網上無數采用Intel AX200芯片的WiFi 6 PCI-E網卡,買來直接插到主板上的PCI-E插槽就能搞定了。2.4Gbps的帶寬比千兆Lan口還要強!即使接WiFi 5的路由器,也能達到866Mbps的速度。
這種AX200芯片的WiFi 6無線網卡非常便宜,各個品牌大約在100元至200元之間,而且兼容性較好,幾乎所有主板都能兼容。也就是說實際上如果用戶是老電腦的話,那么一個200元的WiFi 6網卡,加上一個299元的WiFi 6路由器,實際上不到500元就能搭建一個最基本的WiFi 6無線局域網了,還是支持2×2 MIMO帶寬達到2.4Gbps的。
家里或者辦公場所里,有多少老電腦,就買多少個AX200網卡,包括老筆記本也是如此。這樣搭配WiFi 6路由器,一個完整可交換文件的無線局域網就算搭建成功了,而且成本極低。一些用戶喜歡將一臺電腦作為數據存儲中心,或者有多臺電腦有文件交換的需求,那么這個方案是最合適的,遠比目前的有線網絡更快。
只是這里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下。首先WiFi 6的傳輸距離和穿透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比較適合在小型辦公場合和家里使用。如果是大型辦公場所,或者電腦之間的距離較遠以及不同房間有墻壁相隔,那么信號可能會減弱,傳輸的速度也會大大變慢。
其次,如果是普通臺式機安裝PCI-E的AX200網卡的話,那么要注意除了顯卡之外,是不是有其他設備占據了PCI-E通道。比如筆者家里的X570主板,除了顯卡之外,還安裝了兩條M.2接口的SSD,這樣一來,顯卡插槽下的兩條PCI-E 4×插槽即使安裝了AX200網卡,也無法使用,只能安裝到最下方的一條PCI-E ×4插槽上才能正常識別。
寫在最后:WiFi 6無線網絡很簡單
實際上,別看WiFi 6算是個新興產物,但是只要路由器和終端發展起來,我們要想搭建一個WiFi 6的超千兆無線網卡真的是非常容易的事。只不過現在因為除了電腦和手機之外,沒有更多的終端支持WiFi 6,所以這才阻礙了WiFi 6的普及之路。
在目前,WiFi 6無線局域網只能用于手機、電腦之間的數據傳輸,算下來開銷也不大,除了路由器之外,用戶單獨給電腦配上WiFi 6無線網卡,也就100多元就搞定。只不過這樣用途顯得單一了一些。主要是不同電腦終端之間,包括手機通過WiFi 6無線局域網傳輸文件。
未來的網絡設備,在無線部分肯定是會普及WiFi 6,同時在有線網絡部分,不說萬兆,2.5Gbps的網口是必須要考慮的,這樣才能在有線部分跟上時代的步伐。而當智能電視、NAS以及其他網絡設備,都內置了WiFi 6,那么那個時候WiFi 6才是真正開花結果的時候,彼時我們也將迎來一個超越有線網絡的超千兆無線局域網時代!
丁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