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點疼,師傅再給我多上點麻藥吧?!薄靶?,你挺一下啊,我慢點摳?!痹谛弈_攤前,我們總能聽見這樣的對話。走上前一看,一張“祖傳修腳”的廣告布上總擺著各種工具和不標注名稱的瓶瓶罐罐,身為攤主的修腳師傅用一把小刀、一點藥粉就能開張。張叔就是修腳攤
“有點疼,師傅再給我多上點麻藥吧?!?/p>
“行,你挺一下啊,我慢點摳。”
在修腳攤前,我們總能聽見這樣的對話。走上前一看,一張“祖傳修腳”的廣告布上總擺著各種工具和不標注名稱的瓶瓶罐罐,身為攤主的修腳師傅用一把小刀、一點藥粉就能開張。
張叔就是修腳攤的??椭弧G岸螘r間,他左腳小腳趾處的雞眼上有5個肉刺,就在修腳攤讓攤主幫“挖出來”。沒想到一周后,張叔的腳趾竟出現感染流膿,后來走路都疼,到醫院一查才知道,原來自己得的是跖疣。
雞眼,很多人都熟悉,但是說起跖疣,腦子里卻很多問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雞眼以及雞眼和跖疣的區別。
腳上長雞眼是怎么回事?
當腳部的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且長時間承受壓力的時,雞眼就出來了。雞眼的學名叫肉刺,由于皮損邊界清楚,大小如針頭或蠶豆,顏色呈淡黃或深黃色,周圍有透明的淡黃色環,形如雞眼,所以有了這一形象的名字。
按照硬度的不同,雞眼又分為硬雞眼和軟雞眼。硬雞眼通常長在腳趾關節與鞋子經常發生摩擦的部位,形狀比較小,質地比較硬。軟雞眼通常長在相互擠壓的相鄰兩個腳趾趾間,形狀比較大,質地比較軟,會凸出皮膚表面。
容易長雞眼的人,一種是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走路的人,一種是長時間站立和走路的人,還有就是超強度運動的運動員、肥胖者和糖尿病人。
雞眼挖了還會再長嗎?
雞眼總是“長了又挖,挖了又長”,估計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
雞眼病變基底部位有一個生長點,能不斷產生角化組織。通俗地說,就像腳底的皮膚長了一個釘子,一旦腳底受到壓力,深部的骨膜和周圍的軟組織就會受到刺激,導致每走一步都會鉆心的疼痛,影響正常的生活。所以,要想根治雞眼不能靠蠻力來挖,你挖掉雞眼之后,受損的皮膚表面依然會與容易沾染細菌的襪子、鞋子接觸,會加重感染,導致難以治愈。因此去除雞眼要講究方法
科學解決雞眼的方法
其實,雞眼不是什么大毛病,治療雞眼的方法有很多,如外用雞眼貼、雞眼軟膏等腐蝕劑、用中藥泡腳、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灼燒等。最常見的去除雞眼的方法是“溫水敷+雞眼膏/貼布+手術”。
首先,用溫水浸泡長雞眼的腳5-8分鐘,然后用干凈的毛巾擦干。接著取一張雞眼膏貼,24小時后撕下。最后,用一把無菌的手術刀將雞眼處已經軟化的角質層割掉,動作要輕,以免割傷皮膚,引起出血。
此外,在治療雞眼期間,盡量穿柔軟舒適的鞋,可以在墊一塊較厚的鞋墊,然后找到雞眼相對著的地方,剪一個雞眼大小的小洞,讓雞眼“騰空”,以減輕對雞眼的壓迫和摩擦。
注意:雞眼切勿和跖疣混淆
有的人以為自己長了雞眼,到藥店買了專門治療雞眼的藥,沒想到不但沒治好,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時候,就要考慮到長得可能不是雞眼,而是跖疣。
雞眼和跖疣,由于長得很像,常常會讓人混淆。雞眼和跖疣最大的區別,是雞眼不具有傳染性,跖疣則是病毒疣的一種,通過微小的皮膚破損自身接種傳染。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長了“雞眼”,卻不見好轉,反而加重的原因。其實長得不是雞眼,而是跖疣。
辨別雞眼和跖疣的方法:
一是看部位,雞眼一般長在腳部與鞋子摩擦的地方,比如足底、趾間、小趾外側等,而跖疣可能長在腳的任何地方;
二是看數量,雞眼通常只會長一兩個,最多三個,如果腳上同時有三四處皮損,則很有可能是跖疣;
三是看形態,雞眼只有米?;螯S豆大小,外表呈淡黃色,表面光滑,中間沒有黑點。跖疣比雞眼大,表面粗糙無紋,中間凹陷,有黑點。
如果平常穿的鞋子擠腳,或者因為體重、職業等原因導致足部長期受到壓迫,就很容易長雞眼。雖然長雞眼不是什么大事,但也會影響心情和生活。因此,我們平時也要多關注自己的腳部,學會保護腳部,避免其受到傷害。
更重要的一點是,去除雞眼一定要科學,不要聽信民間偏方,也不要隨便找個路邊攤挖雞眼,小心造成腳部感染。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雞眼?跖疣?傻傻分不清楚可不行!》.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 .2019-09-21
[2]《跖疣、雞眼和老繭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北總皮膚損傷修復研究所. 2017-03-14
[3]《雞眼、跖疣,傻傻分不清,七招教您正確區分!》.西安交大二附院. 2018-12-25
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