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蜂膠號稱紫色黃金,在所有蜂產品中,其價格和保健醫療作用是比較高的,在國內外也被越來越認可。可很多人養蜂多年,并不一定認識蜂膠。因為我國的中蜂是不產蜂膠的,只有西蜂才產蜂膠。而且由于蜂種的不同,產膠量相差很大,每群蜂一年能產50----500
蜂膠號稱紫色黃金,在所有蜂產品中,其價格和保健醫療作用是比較高的,在國內外也被越來越認可。可很多人養蜂多年,并不一定認識蜂膠。因為我國的中蜂是不產蜂膠的,只有西蜂才產蜂膠。而且由于蜂種的不同,產膠量相差很大,每群蜂一年能產50----500克,如果是弱小的蜂群是根本產不出蜂膠的。
有些養中蜂的人,偏要說中蜂也能生產蜂膠。有的人不認識蜂膠是什么樣子的,根本不明白蜂巢里有沒有蜂膠。那么我們就來認真的了解一下蜂膠的特性和性狀,看一看你的蜂群里有沒有產出蜂膠。
從蜂膠的名字來看,就說明蜂膠是膠狀性物質,具有粘膠的特性。可能有些人就會奇怪了,蜜蜂是生產蜂蜜花粉的,怎么會產出膠狀性的物質呢?蜜蜂加工粘黏性的膠狀物質在做什么?
蜂膠不同于其他蜂產品,不是用來吃的。蜂膠是工蜂把某些膠源植物上的新生枝芽或者樹皮上流出來的樹脂采集回來,并混入蜜蜂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花粉等加工而成。因為含有樹脂成分,所以具有粘黏膠狀物質特性。蜂膠也帶有樹脂獨特的芳香味道,由于混入蜜蜂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花粉蜂蠟的物質,普通的樹脂發生變化,芳香味就更加濃烈,其作用也發生很大變化,蜂膠不僅有粘黏的特性,也有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蜜蜂加工成蜂膠,就用來填補蜂巢縫隙,加固巢脾,封閉拖不走的入侵者尸體。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維持蜂巢環境的作用,避免病癥病毒的滋生,使蜂群少得病。
蜂膠是具有粘黏性,帶有濃烈芳香氣味的膠狀物質。在常溫下蜂膠是固體,硬度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高于30攝氏度時蜂膠會變軟,超過35℃就極具黏性。當氣溫低于25攝氏度時,蜂膠就開始變硬變脆,失去粘黏的特性。蜂膠所具有的濃烈芳香味,由于所采的膠原植物不同,氣味也不相同,顏色也不相同。蜂膠的氣味芳香宜人,而且經久不散,在古埃及蜂膠,曾作為香料來使用。蜂膠的顏色有黃色,黃褐色,棕褐色等等不同顏色,這是由于膠原植物的不同決定的,并不影響使用效果。
所以想要辨別蜂巢里有沒有有蜂膠,就尋找有沒有具有粘手的膠狀物質,因為蜂巢溫度在35℃左右,蜂膠都會呈現粘黏性的。是不是蜂膠就可以拿在手上研磨,如果粘在手上不能夠擦掉,發出濃烈的香味,那就是蜂膠了。蜂膠只溶于酒精,如果粘在手上,用水是清洗不掉,也不容易擦掉的。粘在手上的蜂膠可以芳香一整天,意蜂人查蜂完成,手上沾有蜂膠就常常帶有蜂膠的芳香味。中蜂人想要試試蜂巢里有沒有蜂膠,可以看看是不是有粘在手上洗不掉,而且帶有濃烈芳香味的東西。蜂膠只能靠芳香味來辨認,不能靠顏色形態去感覺。
可能有的人就不明白了,為什么中蜂不去采集制作蜂膠?西蜂為什么就有采集制作蜂膠的特性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西蜂是怎樣采集制作蜂膠。看看生產蜂膠的難度,再來想想為什么西蜂那么費勁的制作蜂膠。工蜂采集蜂膠非常難,先用上顎一點點咬下樹脂,一邊咀嚼一邊混入上顎腺分泌物。然后像收集花粉一樣,把制作好的樹脂轉入后足的花粉籃內帶回蜂巢。再由內勤蜂用上顎把蜂膠一點點咬下來,幫助卸下樹脂。卸完一只工蜂采回來了膠得一個小時左右,一次也只能采回30毫克左右的膠。然后再進行混入蜂蠟蜂花粉及上顎腺分泌物,才加工成蜂膠。每個蜂群采膠的工蜂數量很少,只有在春夏植物抽枝長牙的時候才會有素質流出才能生產蜂膠所以采膠制作蜂膠十分困難,產量非常低。
既然采集制作蜂膠如此困難,為什么西蜂還要努力生產蜂膠呢?
我們已經知道蜂膠主要作用是固定蜂巢和維持蜂巢環境的。西蜂大部分原生蜂種是生活在島嶼山脈中,比如我們熟悉的意蜂就是在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由于所處的環境風大潮濕,就需要固定蜂巢,避免蜂巢潮濕,病菌滋生。蜂膠就能夠固定蜂巢,使蜂巢密閉避免濕氣進入,殺菌消毒作用就能抑制病菌病毒的滋生,這樣蜂群才能健康發展。
而中蜂喜歡生活在山區,不擔心大風潮濕的影響。中蜂適應環境能力強,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蜂巢潮濕對蜂群的影響不大。所以不用,采集蜂膠也能夠讓蜂群健康發展。既然中蜂沒有蜂膠也能一樣發展好,當然就不會費勁的去采集蜂膠了。
所以中蜂朋友們,到底中蜂能不能產蜂膠,要先認識蜂膠再去印證。一定要記住,蜂膠是帶有濃烈芳香味的膠狀性物質,沒氣味不沾手的就不是蜂膠。蜂膠采集太困難了,如果不是強盛的蜂群是難以產出蜂膠的,哪怕是意蜂,如果是三五脾的弱小蜂群也是見不到蜂膠的。蜂膠只能在蜂箱里的粘連處刮取下來,產量極低,所以難得價格高。希望買蜂膠的人也能正確認識蜂膠,不要把蜂巢蠟當蜂膠買。
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