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摘要:時光匆匆,一眨眼來到2019年2月下旬了,距離川芎產新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適逢暴風雨前的寧靜,不妨來客觀分析一下川芎當前所面臨的狀況,以便對其后市行情走向了然于胸。庫存壓力仍在,觸底還有一定空間自從2017年2月川芎行情觸頂回調以來,
摘要:時光匆匆,一眨眼來到2019年2月下旬了,距離川芎產新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適逢暴風雨前的寧靜,不妨來客觀分析一下川芎當前所面臨的狀況,以便對其后市行情走向了然于胸。
庫存壓力仍在,觸底還有一定空間
自從2017年2月川芎行情觸頂回調以來,調整期已經過去兩年了,期間經歷了兩次產新,市場統貨價格也從27元下滑至15元左右。
僅僅從價格走勢上來看,目前行情已經回調到2015年15元左右的價位,有復蘇的可能。但從目前的庫存量和市場形勢來說,似乎是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近兩年市場檢驗趨嚴,雖然大部分川芎都能符合《藥典》的要求,但藥廠和飲片廠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盡量減少了不必要的儲備,而且川芎價格處于下滑階段,大部分藥廠和飲片廠按需采購,備貨的更是少之又少,從而致使市場流動性減弱,行情缺乏上漲的動力。
更重要的一點,川芎還有著不小的庫存。眾所周知,在2016年的高價刺激下,川芎種植積面積猛增,2017年和2018年川芎產量均突破1.8萬噸,與目前業內人士較為認可的1.2-1.4萬噸的年用量相比較,2019年面臨著至少8000噸的庫存壓力。就這些情況而言,目前川芎行情離觸底還有一定空間。
2019年產新總量將與去年相當,新貨沖擊市場行情
雖然川芎價格一直在下滑,但2018年農戶種植川穹的積極性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響。敖平、什邡種植面積有小幅增加,彭山、眉山種植面積基本持平,其他小產區或多或少有部分調減,但對總體面積影響不大,因此總體面積基本和2017年相當。
2019年1月底,一部分種植戶開始采挖奶芎,發現今年奶芎個頭不大,水分較重。雖然2018年12月29日,四川成都和綿陽下起了大雪,但是從川芎后期生長狀況來看,這場大雪對川芎的影響不大。因為今年冬季最低氣溫不及往年,川芎苗未遭受到霜凍,雖然大部分老苗已經枯黃,但并未完全倒苗,霜凍不夠徹底,吸收了部分根部的養分。
據敖平當地農戶推斷,受去年天氣異常影響,在地川芎出現倒苗,單產可能下降。距離產新期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雖然還不能斷定今年川芎是否減產,但從客觀角度上分析,今年采挖種植面積與去年相當,即使有小幅度減產,2019年產新的總量也不會低,仍會對今年的行情造成不小的沖擊。
行情暫穩,不必恐慌
春節剛過,市場陸續開市,總體來說川芎市場行情較年前基本沒有變化,而產地價格礙于“人情世故”有個一兩毛錢的波動也屬于正常。過去的一年,川芎也經歷了“青黃不接”、“產新”等重要節點,價格浮動也不過1元。而今年的川芎形勢估計也只能算得上重新演繹一遍去年的形勢,在這種上漲無力、下跌近底的情況下,恐慌自然是不必要的,更多的則是煎熬。
求變以適應市場形勢,優質優價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價高拼價格,價低比質量”,在這種快見底的行情下,拼價格意義已經不大,當然不排除拋貨出局,以及補貼式的生產局部底價,川芎在質量上的角逐將會日益激烈。與此同時,2019年無疑將延續前幾年狠抓質量的高壓態勢,因此“質量”一詞似乎成為了發展的關鍵詞。相信只有在這種高壓態勢下,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從質量入手,想得多一點,做得多一點,才能在市場中掌握主動權,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優質優價。
王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