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大部分人來說,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尤其傾向500強企業。企業能進入中國500強已屬不易,如果能躋身世界500強,那實力一定是不容小覷的。從今年發布的官方排名可知,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一共占據了143個席位,國家上榜數量第一。而其中
對大部分人來說,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尤其傾向500強企業。企業能進入中國500強已屬不易,如果能躋身世界500強,那實力一定是不容小覷的。從今年發布的官方排名可知,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一共占據了143個席位,國家上榜數量第一。而其中,央企的數量達到了49家之多。當一個企業同時擁有央企和世界500強兩個抬頭,想必會讓不少求職者趨之若鶩。
截至于2021年10月,國內共有96家央企。其中,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二名的便是央企,國家電網。這榜上有名的96家央企也被劃分成了不一樣的“級別”,就好比“正部級”和“副部級”。單從數量上來說,“副部級”的數量是遠遠多過“正部級”的數量的,事實上,迄今為止,“正部級”的國企,目前我國也只有3家。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三家企業。
中信集團
大家對中信集團想必都不會陌生,中信集團成立于1979年,目前已成為家喻戶曉的集團性企業。根據中信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集團盈利高達1552億元,純利潤超417.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和13.1%,這在國內銀行業中也是算是領頭羊了。中信集團的股權經歷了多次改變和變革,在2011年中信集團施行了整體改制,搖身一變成了國有獨資公司,其注冊資本1837億元,資本可謂十分雄厚,出資人職權由財政部代國務院行使,中信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自1979年成立以來,中信集團完成了經濟改革中改革試點的重要任務。集團堅持開拓創新精神,這種堅持不僅使中信在很多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收益,還成功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在2014年的8月,中信集團在境外整體上市。現在,中信集團完全由財政部控股,是一家標準的正部級央企。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簡稱國鐵,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是很難離開這家央企的。我們日常出差、旅行所搭乘的高鐵、火車,這些交通工具及產業皆是由國鐵集團掌管的。特殊的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并沒有出現在2021年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榜單之中。雖然榜上無名,但國鐵是名正言順的“正部級”央企,其強大的實力自然不必多說。
十幾年來,我國的高鐵產業在國家和各地區政府強有力的推進下高速發展,如今,全世界也都了解了中國高鐵代表的“中國速度”。據2020年12月底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我國高鐵運營的全部里程相加超過三萬七千九百公里,里程數穩居世界第一。高速發展的鐵路交通給我國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捷,出行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但鮮為人知的是,國鐵其實常年處于虧損狀態。
由2021年國鐵集團發布的第季度財政報告數據來看,總營收超7862億元,其盈利居然為負值,全年總虧損達到了698億元。國鐵之所以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鐵路交通的整體盈利差。鐵路交通在我國是基礎的民生工程,想要賺錢就得提高高鐵、火車的票價,而漲價自然會給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負擔,帶來一些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國鐵會出現巨額虧損了。
國鐵承載著國家交通運輸的重任,承擔著國家交通運輸發展的歷史任務。中國鐵路原先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但僅僅幾十年,我們趕超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甚至令其難以望其項背,這些離不開國鐵的堅持與奮斗。
中投公司
中投公司同樣也沒有躋身世界500強的行列,但是實力雄厚,不容小覷。作為一家投資公司,中投公司已經在全世界基本實現了產業全覆蓋,這在全球產業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除此以外,其還投資了眾多的資產,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更給全球經濟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自2007年9月中國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外匯儲備管理和運用實現了“質”的飛躍,成為新的突破口。在中投公司的剛剛成立的時候,啟動資金也全部都是由國家財政部以發行國債的方式來進行社會募捐的。到目前為止,中投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司之一,而中投身后真正的“老板”就是國家財政部。由此看來,中投公司也是一家妥妥的“正部級”央企。
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