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1月下旬伴隨著小雪,各地才開始了“同步”降溫,但往年常備的御寒神器羽絨服,很快就被消費者們發現已經集體漲價,甚至出現了單件高達11800元的新品,并且絲毫沒有消減市場的熱度,就連此前做學科教育的猿輔導也在今年投身于此。羽絨服有多賺錢?為什
11月下旬伴隨著小雪,各地才開始了“同步”降溫,但往年常備的御寒神器羽絨服,很快就被消費者們發現已經集體漲價,甚至出現了單件高達11800元的新品,并且絲毫沒有消減市場的熱度,就連此前做學科教育的猿輔導也在今年投身于此。
羽絨服有多賺錢?為什么羽絨服越賣越貴?我們還能買到平價羽絨服嗎?
“又丑又貴”,但真的好賣
雖然從北到南要橫跨5500公里,但入冬后的冷風卻有著同樣的凜冽,這也給了衣物御寒生意長久以來的銷售紅利,而大多數人面對降溫的首選就是常被吐槽“又丑又貴”的羽絨服。
雖然羽絨服不如熱門行業一樣耀眼,但絲毫不阻礙它成為企業眼里的好生意,本身功能性強、市場集中度高就是非常強力的行業優勢,2021年的市場規模也將超過1400億元。
不過看好歸看好,羽絨服行業目前的競爭已經足夠激烈,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了6.5萬家相關企業,而且在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最多。
提價是為了差異化、高端化
行業的市場規模龐大,加上入駐企業數量驚人,也造就了多樣化的競爭模式,而邁向高端化就是近年來不少羽絨服品牌得出的答案,即通過提升產品多方面再輔以漲價來形成差異化。
作為最有代表性也是近期高價新品的熱搜品牌,波司登就是在2018年開始全面提價,并且在此后實現轉型成功,并且最終在2020-2021年獲得了144.5%的直營收入增加。
除了企業的發展戰略,羽絨服漲價的原因也和產品有關系,比如將其設計向藝術品靠近,又或者是整體采用更精英化的簡潔風格,還有巨幅提升羽絨服充絨量等方面的質量數據等等。
平價尚不存在,但已有曙光
其實看得出來,雖然羽絨服集體漲價確實不假,但作為高單價和高端化轉變的必需品,羽絨服也相比過去“丑陋輪胎人”的外型,有了更注重外觀風格、保暖性能、功能性的實際提升。
相對應的也開始有人期待著羽絨服屆“蜜雪冰城”的出現,但遺憾的是能夠滿足保暖要求,還有一定時尚度和品牌認知度的產品國內尚未出現,我們距離平價羽絨服還有很遠。
這也是因為羽絨服并不是奶茶,生產技術和供應鏈甚至是銷售渠道,各方面的成本都居高不下,都無法實現完全的高度統一化生產,自然也不能提供形似蜜雪冰城的“好且不貴”產品。
不過在國外近期還是出現了非常接近平價羽絨服概念的品牌,在亞馬遜上的Orolay在此前就用100-150美元的時尚單品,提供了既好看又保暖還不是很貴的爆款新品。
這也是得益于該品牌完備的用戶調研和運營策略,更有著互聯網品牌的流量換品牌發展的思路,完全不同于其它的羽絨服品牌,也讓不少用戶看到了羽絨服行業加速變局的可能性。
如果在行業繼續競爭激烈演化,我們很可能見到更多大量適應不同消費檔次的產品,而屆時我們也就有可能不再為了買幾件羽絨服、如何穿洗保養羽絨服的問題而煩惱了。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