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污染程度的提升,海洋資源越來越匱乏,人類海洋牧場的近海地帶的資源已將近枯竭。除了休漁期以及禁止過度捕撈等保護的措施以外,開源才是更有用的方法。各國的人類開始在地球所有能到達的角落收集能夠使用的資源,南極磷蝦就這樣進入了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污染程度的提升,海洋資源越來越匱乏,人類海洋牧場的近海地帶的資源已將近枯竭。除了休漁期以及禁止過度捕撈等保護的措施以外,開源才是更有用的方法。
各國的人類開始在地球所有能到達的角落收集能夠使用的資源,南極磷蝦就這樣進入了人類的視線。
什么是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屬于蝦類下屬的磷蝦科,一只成年的磷蝦體長可以到達45到60毫米,最大的也只能到達90毫米。南極磷蝦主要生活在南極海域里,準確地說是在南極的輻射區(qū)以南,個頭雖然不大,但是數(shù)量極多,在BBC等紀錄片里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它們沒有單獨的大篇幅介紹,主要是作為海豹、企鵝以及鯨魚的食物出現(xiàn)。
南極磷蝦的繁殖期在每一年的冬季,集中在十一月到三月,與其他蝦類一樣,南極磷蝦的產卵量也很大,每一只雌性磷蝦平均能夠產一萬一千多個蝦卵。
同時,南極磷蝦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體內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他們體內的蛋白質含量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時,他們身上又蘊含著人類所必須的全部氨基酸。
南極磷蝦的主要食物是浮游植物,以群居為主要生活方式,平均壽命可達到六年。
南極磷蝦的經濟價值
正如前文所說,南極磷蝦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種族數(shù)量龐大,根據(j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兩次《南大洋生物資源儲量調查》統(tǒng)計,南極磷蝦的數(shù)量大約在六到十億噸左右,這個數(shù)字只是保守估計,但就算如此,人類每年還是可以在不影響自然以及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鏈平衡的情況下不老一億噸的南極磷蝦。
同時,南極磷蝦除了食用也廣泛存在于水產的飼料表之中,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占據(jù)了人類很大的市場份額。
南極磷蝦分布于人類稀少的南極水域,也就意味著幾乎并未受到過污染,這對于追求健康和綠色的現(xiàn)代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將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南極磷蝦的需求及市場也會更加廣泛。
南極磷蝦的健康價值
南極磷蝦不僅是豐富的食物資源,他對于人類的身體保健也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磷蝦的體內含有一種稱為甲殼質的物質,從它上面衍生出來的殼聚糖能夠提升人類的免疫力、抑制細胞的無限生成即可以抑制癌細胞。同時還具有降低體內的膽固醇,降低人體的血壓血糖的醫(yī)藥功能。
其次,南極磷蝦體內含有豐富的脂類,根據(jù)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劉麗在2013年發(fā)布的《南極磷蝦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以及食用安全性評價》論文所得出的結論顯示,雖然南極磷蝦體內的脂類比蛋白質的含量略少,但是其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中EPA和DHA對于人類的健康有著極為特別的功效,它能夠預防六種疾病,分別是視力衰退、惡性腫瘤、包括老年癡呆的癡呆癥、糖尿病和炎性反應疾病,同時,對于中老年的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再次,南極磷蝦同樣具有蝦類特有的蝦青素,對于蝦青素的研究早在1944年就開始了,這是一種紅色的物質,類似于胡蘿卜素。2009年劉宏超的《從蝦殼中提取蝦青素工藝以及生物活性應用研究進展》的報告中提到,蝦青素能夠起到預防腎病,促進生長繁殖的作用。
最后,南極磷蝦體內還蘊含著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尤其是硒元素,這種元素作為人類體內重要的礦物質元素之一幾乎不能從食物之外的途徑獲得。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曾發(fā)布攝入各種元素的表格,其中一個成年人每日攝取的硒元素建議在一百到二百四十微克。孫雷等在其2008年發(fā)布的論文《南極磷蝦營養(yǎng)評價與安全性研究》中曾測得,每一百克磷蝦的干樣中含有硒元素340.5微克,可見南極磷蝦能夠很好的滿足一個成年人對于硒元素的需要。
為什么說中國是最大的黑馬?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對南極磷蝦資源的開發(fā)重視起來,排在前幾位的開發(fā)國分別是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挪威,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將稱為南極磷蝦開發(fā)產業(yè)中最大的一匹黑馬。
首先,中國已經有過多次針對南極的科學考察,相對于其他的國家而言,中國對于南極的生物資源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物鏈、自然氣候等情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與研究。
第二,中國對于南極磷蝦的開發(fā)十分重視,以大連和上海海洋漁業(yè)為代表的遠洋開發(fā)企業(yè)已經擁有了發(fā)展完全的生產鏈和生產模式,這些企業(yè)的遠洋捕捉以及加工技術都是國內頂尖的。
第三,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教育領域也百花齊放,高等學府中對于海洋科學的研究增多,專業(yè)的種類越發(fā)齊全,從而更多的培養(yǎng)出了此領域的高級人才,推動了中國對于海洋的研究不斷前進。
第四,中國人留有文字的習慣為中國對于南極磷蝦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中國對于南極的首次考察在1984年,這四十年間,中國先后對南極進行了不下三十次的科學考察,構建了以《南極磷蝦資源利用現(xiàn)狀與中國的開發(fā)策略分析》為代表的文獻體系。同時,以中國海洋大學為首的各所高校都進行了相關研究,發(fā)表了多篇論文。
第五,中國從2010年申請了參加南極磷蝦開采之后,關于此的專利申請急劇增長,也標志著我國對于南極磷蝦的研究發(fā)展迅速。
最后,中國政府的政策。任何一個產業(yè)想要發(fā)展起來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政策。中國很早就看到了近海資源匱乏的危機,大力支持遠洋漁業(yè)的發(fā)展,包含但不僅限于免除稅收、油價補貼等手段,將南極磷蝦的產業(yè)鏈上升到了國家重視關注的層面。
劉書一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