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時候,大家習慣把陰道流出的血都當成“月經”,所以女性的人生中難免月經不調。有的月經不調,一次性很快自己就好,也有需要長年調理;有的可能只是小小問題,也有的是致命的癌癥;有的吃點藥就好了,也有的可能需要手術搶救。不說了,先看看什么是正常月
很多時候,大家習慣把陰道流出的血都當成“月經”,所以女性的人生中難免月經不調。
有的月經不調,一次性很快自己就好,也有需要長年調理;有的可能只是小小問題,也有的是致命的癌癥;有的吃點藥就好了,也有的可能需要手術搶救。
不說了,先看看什么是正常月經
按照2014年我國《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規定,判斷月經是否正常要看這四個標準:月經周期、周期規律性、月經期和月經量。
這些標準中,月經周期的規律性非常重要,如果月經周期規律,周期和經期的天數稍微超過標準一點點,多數也是問題不大的。比如說,如果每次都是40天來一次月經,很固定,我們也可以接受40天的周期,不一定要處理。
如果月經模式和標準不同,多數可以判斷是月經不調。接下來,分享一些簡單的處理流程。
首先排除懷孕
各種月經不調都可能和懷孕相關,也就是說,你認為的“月經”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月經,而是因為懷孕引起的。
比如說:
這里最危險的就是宮外孕,有可能病灶破裂大出血引起生命危險。還有一種是葡萄胎之類的疾病,也需要考慮在內。
很簡單,先hcg檢測一下。
其次要排除惡性腫瘤
聽起來很可怕的樣子,臨床上不少惡性腫瘤的征兆就是月經不調。主要的是月經不規則或者不規則出血,量可多可少,推遲不來的并不多見。
宮頸癌、陰道癌、子宮內膜癌的病灶可以直接出血;子宮肉瘤引起子宮增大宮腔也可增大,導致月經增多或者脫落不干凈;卵巢癌可以影響雌孕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到月經;輸卵管癌可以是陰道排液中混著有血。
這些就需要仔細的婦科檢查、B超、宮頸篩查、檢測腫瘤指標等,必要時診刮或者手術才可以確診。
診刮術要專門提一下,對于沒有診刮過、年齡偏大、肥胖、糖尿病、B超提示內膜很厚不均等情況,診刮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不僅止血,還可以協助內膜病變的診斷,甚至一些內分泌疾病的診斷。
經過上述的檢查,大多數月經不調的器質性病變就可以診斷出來,不僅惡性腫瘤,還包括良性的宮頸病變、內膜病變、子宮肌瘤、腺肌癥、剖宮產切口憩室、節育器等。
還要查內分泌
包括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有條件的可以監測基礎體溫。這些結果出來,如果有內分泌問題,大多數也可以診斷出來了。
引起月經不調的常見內分泌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卵巢功能不全、黃體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家庭或者工作突發變故、暴瘦、過度運動等也會影響到內分泌,導致月經不調。
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吃了性激素藥物,剛開始的幾個月也可能身體不適應出現月經不調。
治療就聽醫生的了
懷孕按照懷孕處理,腫瘤按照腫瘤來治,內分泌疾病多數需要長期吃藥,慢慢調理。
月經不調可輕可重,懷孕了看醫生,大出血看醫生;沒懷孕可以暫緩,但如果接著2-3月都不調,建議及時看醫生。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鄒世恩主任醫師
丁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