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惡心吐了3·15晚會,央視曝光了網紅外賣“曼玲粥店”的骯臟內幕——新員工沒有健康證,沒有培訓,直接上崗;大米不洗,直接下鍋;顧客直接入口的小菜,店員徒手就抓……皮蛋瘦肉粥里的皮蛋怎么來的?店員嬉戲打鬧之后,直接下手就捏,摳了頭皮的指甲蓋里的
惡心吐了
3·15晚會,央視曝光了網紅外賣“曼玲粥店”的骯臟內幕——
新員工沒有健康證,沒有培訓,直接上崗;
大米不洗,直接下鍋;
顧客直接入口的小菜,店員徒手就抓……
皮蛋瘦肉粥里的皮蛋怎么來的?店員嬉戲打鬧之后,直接下手就捏,摳了頭皮的指甲蓋里的污垢,全都融進了粥里面。
盛粥的勺子上有臟東西怎么辦?不是清洗,而是直接上手捻,一次捻不干凈就捻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一直捻了四次!
更令人惡心嘔吐的是,員工晚上吃剩下的排骨,居然掏出來煮成山藥排骨粥,再賣給客人。
敢情點外賣的顧客,吃的都是人家員工的口水和牙齒縫里的殘渣?
在門面招牌上,曼玲粥店宣稱“小圓米現熬”,但是記者臥底暗訪發現,這些所謂的現熬營養粥,完全是一個文字游戲。
早上店員熬一大鍋白粥(米沒洗),中午當顧客點餐了,再從罐頭里掏出成本2元的八寶粥,兌在一起攪拌兩下,不到30秒就能出鍋。
這不單單是一家外賣店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曼玲粥店、三米粥鋪普遍存在以上食品衛生問題。
作為美團、餓了么平臺的Top級網紅店,曼玲粥店全國數量超過1000家,不少外賣店每天的訂單量都是成百上千單。
也就是說,保守估計,每天至少有上萬人在吃進這些不衛生的外賣粥。
風清隨機查看了深圳的多家曼玲外賣店,其評分明顯低于其他店鋪。吃出頭發、鋼絲球、蟲子,食物發酸,有餿味,是相當常見的差評理由。
如此一家令人惡心的粥店,到底是如何成為網紅外賣店的呢?
曼玲粥店的生意經
曼玲粥店的爆火,要從鋪天蓋地的加盟店說起。
打開美團、餓了么,方圓5公里內,你總能看到兩三家曼玲粥店,其開店密度之大,讓人無法不注意到它。
引人進店的第二步,則是其超大額的滿減優惠力度。
相對于其他外賣店摳摳搜搜的滿30減2元、滿40減3元,曼玲粥店普遍滿28減16,滿49減20的打折力度,足以令無數人心動。
擔心一份粥吃不飽?小籠包、蒸餃、南瓜餅,再加上一份佐粥小菜,三件套的總價才不過20元。
如此價格實惠的“營養午餐”,誰能頂得住呢?
憑借大量門店堆起來的品牌效益、低廉的價格、豐富的搭配,曼玲粥店登上了網紅席位。
但在顧客看不見的背后,則是加盟商在叫苦不迭。
6.8萬元的加盟費,1萬元的保證金,2-3萬的廚房設備,加上房租水電人工,十幾萬的前期投入成本并不低。
外賣生意,最重要的是線上運營,虧損沖銷量,給錢擠排名,每一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再加上外賣平臺抽成20%左右,一份20元的外賣,平臺扣4塊,商家活動補貼3塊,配送費再支出2塊,剩下的11元當中,還包含了食材、人工、包裝費、房租水電費。
這一算下來,商家的利潤實在不高。
更何況,相對于其他外賣品類,粥的客單價實在漲不上去,商家要想賺錢,就只能多出單。
這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狀況:別看曼玲粥店每天的訂單量是成百上千單,飯點時間商家忙得團團轉,最后的利潤其實并不可觀。
那么真正賺錢的是誰呢?
曼玲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通過向1000多家連鎖店收取加盟費,統一的粥品、糕點、小菜物料供應等,曼玲集團無須承擔實際運營成本,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外賣網紅店的胸懷
食品衛生問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企業被拉出來遛一圈。
小龍坎用掃帚搗制冰機、漢堡王銷售過期面包、餓了么幽靈黑心作坊……
對此,很多人早已經見慣不怪。但是這次曼玲粥店被一次性查出這么多問題,風清還是感到無比悲哀。
悲哀的是,民以食為天,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難道就只配一直吃這些不干凈的食物嗎?
悲哀的是,中華美食、中國餐飲企業這么多,從來只有麥當勞、肯德基制霸中國,中國卻沒幾家餐飲品牌能走向國外。
肯德基、麥當勞能把連鎖店從美國開向全球,靠的不只是口味,更是每一位員工都嚴格地執行統一規范的操作,用穩定的質量為顧客的健康負責。
趁著外賣東風發展壯大的曼玲粥店,只管收加盟費,不對旗下門店進行嚴格的品質管控,這樣的網紅店能夠走多遠?
在風清看來,曼玲粥店的加盟商都是為賺錢而來,在競爭激烈的外賣市場,為了博取更多利潤,難免有商家為了省成本而不顧食品衛生安全。
作為授權方,曼玲集團如果不對此嚴肅處理,殺雞儆猴,未來必然會出現更多不守規則的加盟商。
等品牌的名聲徹底臭了的那一天,也就是曼玲集團自取滅亡的那一天。
曼玲粥店這次的衛生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就看曼玲集團是志存高遠,還是只想賺快錢,做幾年速生速死的網紅店。
作者:風清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