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要不是醫生在給我超完一次之后,讓我1小時之后再進去,我估計不會意識到,我正在經歷一次無比重要的B超檢查,而這次檢查就是“大排畸”。醫生的囑付讓我納了悶:為什么不能直接給我報告?1小時之后再查,是胎兒情況不好?我怎么不記得頭胎有這樣的經驗呢?
要不是醫生在給我超完一次之后,讓我1小時之后再進去,我估計不會意識到,我正在經歷一次無比重要的B超檢查,而這次檢查就是“大排畸”。
醫生的囑付讓我納了悶:為什么不能直接給我報告?1小時之后再查,是胎兒情況不好?我怎么不記得頭胎有這樣的經驗呢?
我這個二胎寶媽都這樣了,新手孕媽估計犯蒙的概率更大:
01 大排畸是什么?
大排畸是在懷孕中期,一般是懷孕20-24周進行的一項超聲檢查。由于此階段胎兒胎動活躍,孕婦羊水相對較多,便于醫生從各個角度觀察胎兒結構,能全面詳細地檢查胎兒的各個器官,幫助排除胎兒的嚴重畸形,因此,非常重要。
大排畸的常規檢查項目包括:
胎位、雙頂徑、枕額徑、腹徑、股骨長度、耾骨長度、羊水、胎動、胎心、胎心率、胎盤位置、胎盤厚度、胎盤分級、胎盤下緣。
九項篩查重點包括:
小腦,上唇,胃泡,心臟四腔,雙腎,膀胱,脛、腓、尺、橈骨,脊柱,腹壁。
大排畸檢查如果一次檢查沒看清楚,需要再查一次。
02 我的大排畸篩查之路為何如此曲折?
我在候診區的椅子上靜候,1小時一到,我就了沖進去。醫生說:
胎兒的體位還是不好。現在已經10點多了,這樣吧,你下午再來,我們再查一次。
為避免路途折騰,我在醫院附近就餐。下午1點30分,我準時出現在診室門口。醫生問:胎兒動了嗎?我在吃飯時胎兒動來著,走回醫院的路上,也明顯感覺到胎兒踢了我幾下。醫生讓我躺下。結果,醫生在肚子上劃拉幾下之后就停下來,搖搖頭:
你這還是不行,沒轉過來。肚皮又厚。起來吧,下午3點再進來一次。
3點,醫生還是搖頭:再過1小時吧,最后再查一次。
我在診室外晃悠,心情和身體都覺得累。別的孕媽聽說我早晨就來了,到現在還沒查完,都一臉同情。她們一個一個查完,一個一個拿著報告離開。門口的人越來越少。
可這胎兒不配合,我能怎么辦?
03 醫生支招,我也祈禱,最后……
診室外只有我一個人了。醫生從B超室出來稍作休息。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醫生,我,我怎么才能讓胎兒多動動啊?
估計是我的表情嚇著醫生了。這一次,醫生特別和氣:
你別急啊,胎兒不配合也是正常的。我見過胎兒一直趴著的,完全沒法兒查的;也遇到過胎兒一直用手擋臉,完全不讓看臉的。前兩天還有一個一直握著拳頭的,看不清手指頭的。你這個啊,是胎兒一直臉沖著我們,所以沒法看清脊柱。
你啊,再走走,活動活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包里有甜食比如糖什么的,可以吃一顆。總之,給寶寶點刺激。爭取讓寶寶翻個身吧。
我點頭:那萬一還是不行,怎么辦?
也沒關系,我再開個單子,你改天就再跑一趟吧。
我于是抱著幾乎要放棄的心情,按照醫生說的在診室外溜達。這一刻,我真的覺得好孤獨,甚至不自覺地跟胎寶寶說起話來:“孩子,你聽話,動動,好不好?翻個身,讓醫生一次幫咱們查清楚,行不行?”
不知道寶寶是不是聽見了我的心聲,最后一次,醫生告訴我:可以了。我終于拿到了報告。
各位孕媽,我真心祝愿你們來查大排畸時一次過關。如果遇到跟我的胎寶寶相似的情況,那就一開始就多動,多喝,多吃,實在不行也學我,跟寶寶多說說話。還是不行,那就只能擇日再查了。放寬心吧,報告總會有的。
04 新問題
我看著報告,沒想到上面就那么一小張圖片,還是黑白的。文字部分除了列出頭圍等檢查結果,打頭的一行字是這樣的:孕婦腹壁厚,超聲圖像質量差,超聲檢查受限。
醫生只說建議我做胎兒超聲心動圖,我也約完了,可我還是忍不住想:要不要去做個四維,讓胎兒更立體、更清楚點兒呢?
寶媽們,你們的大排畸圖片看得清嗎?你們有沒有專門再去做個四維?
歡迎關注"小公主變形計”。我是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大寶一年級,二寶尚在腹中。用心寫文,只會孩子更好成長!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