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帕拉伊巴碧璽帕拉伊巴碧璽是由1989年于巴西Paraiba州產出的綠藍-藍色調的電氣石而得名。電氣石的化學成分復雜,豐富的色彩是不同種類微量元素置換的結果。和藍碧璽不同的是,含高量銅和錳的帕拉伊巴呈現出來的藍是像霓虹般艷麗的顏色,而且帕
1.帕拉伊巴碧璽
帕拉伊巴碧璽是由1989年于巴西Paraiba州產出的綠藍-藍色調的 電氣石而得名。
電氣石的化學成分復雜,豐富的色彩是不同種類微量元素置換的結果。和藍碧璽不同的是,含高量銅和錳的帕拉伊巴呈現出來的藍是像霓虹般艷麗的顏色,而且帕拉伊巴的火彩也比其他碧璽高出一籌。帕拉伊巴碧璽顏色主要為綠色到藍色的各種色調,綠色品種深至近祖母綠色,但更為稀有的是亮藍色品種,呈現明亮的土耳其藍,色澤相當獨特,令人心醉,最純正的品種顯示出非常獨特的“霓虹藍”色,是狻麑陣凈化。
通常,極微量的鐵、錳、鉻、釩等元素造就了碧璽美麗多變的顏色。但對帕拉依巴碧璽而言,銅元素才是使帕拉依巴碧璽如此與眾不同的根本原因。令人費解的是這元素之前從未出現在任何碧璽中。此外,科學家還發現它也含有錳元素。帕拉依巴碧璽有著極為美麗迷人的顏色范圍:祖母綠的綠、游泳池水般的湖藍、藍寶石的濃藍紫、紫紅色。
收藏理由:
1.產量稀少
看一枚寶石是否值得收藏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它的產量少,最好還是“世間罕有”,如此才能體現出它的珍貴和收藏價值。帕拉伊巴碧璽就非常符合這一點,即使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的今天,帕拉伊巴的尋找和開采依然是件非常困難的工程。全球每月也就數十克拉的產出,多數時候開采出的是碎片狀的原石,打磨后基本上是0.1-0.5克拉只夠做配石的帕拉伊巴“屑屑”,這也是為什么大克拉尤其是5克拉以上的帕拉伊巴非常罕見且天價的原因,因為——少!得可憐。
2.色彩絕美
寶石界確實是一個看顏值的地方,當然美麗的寶石不少,但帕拉伊巴碧璽的美有種“攝魂”的力量,常常被形容為“一擊即中”——biu。在發現帕拉伊巴碧璽前,沒有人能想象得到,世間會有那么一種寶石可以將霓虹電光(Electric)演繹得那么淋漓。面對它的色彩,很多描繪的語句都感到不到位,只感覺詞窮。因為——美!到無語。
2.鴿血紅--紅寶石極品之色
鴿血紅(Pigeon’s Blood)紅寶石的知名度很高,堪稱名動江湖,許多珠寶商人在介紹自己的紅寶石的時候都常常會說,這枚紅寶石的顏色非常接近鴿血紅(Pigeon’s Blood),或者說這枚紅寶石的顏色已經達到鴿血紅(Pigeon’s Blood)了。那么,究竟什么是鴿血紅(Pigeon’s Blood)呢,究竟什么級別的紅寶石才能被成為鴿血紅(Pigeon’s Blood)呢?帶著這些疑問,阿飛帶您開啟鴿血紅之旅。
事實上,只有紅寶石中極品的顏色才能被稱為“鴿血紅(Pigeon’s Blood)”。這是一種幾乎可稱為深紅色的鮮艷強烈的色彩,能夠把紅寶石的美表露得一覽無遺。它的紅色除了純凈、飽和、明亮之外,更給人以強烈的“燃燒的火”與“流動的血”的感覺。說它是火,是因為當你有機會抵近觀察“鴿血”紅寶石時,你會發現這種寶石的紅光并不是像普通寶石那樣主要來自對外部光源的反射,而是似乎來自寶石內部某種物質的燃燒,這種燃燒的感覺如此特別,以至于看過真正“鴿血”紅寶石的人都對此念念不忘。說它是血,是因為專家曾將這種紅寶石的紅色與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紅色進行過對比,卻發現只有緬甸當地所出的成年鴿子動脈中的鮮血才比較接近,而且這種血必須是新鮮的、跳動的鮮血,一旦這種血離開鴿子的身體超過十幾秒鐘,這種顏色便不再可以與“鴿血”紅寶石作對比了。
“鴿血”紅寶石主要產自緬甸,但其特殊的地質環境與數億年前地殼運動的歷史相結合,天設地造般地使這里出產的紅寶石具備了強烈的生氣和濃艷的色彩,無論在自然光源還是人工光源下總能發出帶有熒光效應的紅光。這種近乎神話般的色彩,可能是大自然所創造的最強烈的色彩。
2008年香港佳士得(Christie)秋季拍賣會珠寶專場,一件以746萬港元成交的耀目花形紅寶石耳環,每個耳環上有6片花瓣(每邊由六枚2克拉左右的紅寶圍繞一枚4克拉以上的紅寶,上方各鑲有1克拉鉆石),美國GIA出示的證明中寫道,它只有3片花瓣的色澤達到了鴿血紅,其余三片也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紅寶石,但是色澤上還達不到鴿血紅的級別。而這些在常人眼中,幾乎看不出來。香港佳士得的珠寶專家曾表示,她們常年全世界到處“飛”,尋找各類精品珠寶,也不是每場拍賣都有機會見到或征集到所謂的“鴿血紅”紅寶石,一般優質紅寶石一兩克拉即為珍品,而且價格連年上揚,具有極佳的保值和升值價值。
歷史上最有名的鴿血紅(Pigeon’s Blood)當數卡門露西亞紅寶石,這枚紅寶石重達23.1克拉,是一顆無與倫比的寶石,卡門·露西亞30年代來源于緬甸,以后顛沛輾轉于歐洲,80年代被美國一位寶石收藏家收購,目前被斯密遜博物館(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是目前展出的最大的優質刻面鴿血紅(Pigeon’s Blood)紅寶石。
紅寶石象征著愛情,這顆天下無雙的紅寶石里也飽含著一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愛情。2004年美國富翁皮特·巴克以其妻子卡門·露西亞·巴克的名義將其捐贈給斯密遜博物館。卡門·露西亞出生于巴西,在美國留學時邂逅了皮特·巴克,1978年與皮特·巴克結婚。卡門·露西亞像每一個幸福的女人一樣愛丈夫,也酷愛紅寶石。2002年她第一次聽說了這顆紅寶石時,就十分向往,希望有機會能謀得一面之緣。但是病魔很快奪去了她的生命——2003年她死于癌癥,終年52歲。雖然卡門·露西亞生前并沒有擁有這顆紅寶石,但是摯愛她的丈夫皮特·巴克完成了她的遺愿,他捐出一大筆錢給斯密遜博物館用以收購和展出這枚紅寶石,并且以妻子的名字作為永遠的懷念。
由于鴿血紅(Pigeon’s Blood)紅寶石對顏色的色調、濃度、飽和度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購買時務必尋求可靠的權威實驗室證書支持,如瑞士的GRS實驗室,該實驗室可以對紅寶石的顏色等級和產地做出詳細客觀的評價
3.克什米爾矢車菊--藍寶石之王
全球多個國家都有藍寶石出產,包括中國。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產自印度和巴基斯坦邊界的克什米爾藍寶石(Kashmir Sapphire)。
克什米爾地處印巴邊界,其歸屬權之爭由來已久,導致政局一直不穩定。同時地理環境也比較特殊——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人類生存條件惡劣,常年處于低溫嚴寒狀態,適宜開采的時間每年僅2-3個月。加之戰亂頻生,人們要到達礦區必須冒著生命危險長途跋涉數周。而且山上的交通、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十分原始落后,再先進的大型機械設備也無法運輸上山,全靠人工在高山的石縫中艱難地探尋開采。
也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才孕育出了特殊的藍寶石——克什米爾藍寶石。優質的克什米爾藍寶石能夠呈現出一種類似高原天空般純正、濃郁又微微帶紫的正藍色,這種藍色與德國的國花矢車菊(Cornflower)有頗多相似之處,因此又被稱做矢車菊(Cornflower)藍寶石。此外,克什米爾藍寶石具有與其他產地藍寶石所不同的平行排列的微小絲狀內含物特征,能夠于藍寶石堅硬剛強的金屬質感中展現出如絲綢般柔美的絲絨質感,這種剛柔并濟的藍色可以令任何親眼觀賞者在內心產生無法釋懷的感動。不過,美好的東西總是難得,克什米爾藍寶石礦在1879年被發現,但到1889年其官方開采即宣告結束。由于蘊藏量十分有限,10年間已挖掘殆盡。
在今日的市場中,多數人從未聽說過克什米爾藍寶石之名,而即使是略有知曉者,也僅是只聞其名,未見其物。克什米爾藍寶石絕無可能輕易出現在商場或商鋪,一般僅高級珠寶商和在國際拍賣會上才有可能偶然得見,動輒每克拉數萬美金的價格非一般人可以承受。2008年11月21日,在佳士得舉辦的日內瓦秋季貴重寶石拍賣會上,一顆42.28克拉的克什米爾藍寶石以最終成交價3,458,420美元創造了藍寶石拍賣總價新高。
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購買一枚產自斯里蘭卡或是馬達加斯加產的矢車菊(Cornflower)藍寶石或許是一個更不錯的選擇。由于矢車菊(Cornflower)藍寶石對顏色的色調、濃度、飽和度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購買時務必尋求可靠的權威實驗室證書支持,如瑞士的GRS 實驗室,該實驗室可以對藍寶石的顏色等級做出詳細客觀的評價。
4.紅蓮般的帕帕拉恰藍寶石,是世上最美的藍寶石
相信大家對藍寶石的定義就只是深沉艷麗的藍色,但其實藍寶石分很多品種,不同品種有不同的顏色。其中除了皇家藍和矢車菊藍寶石很受熱賣以外,還有另外一種美麗又特殊的品種,具有紅蓮般的顏色,它就是帕帕拉恰藍寶石。
其實帕帕拉恰的真名叫紅蓮花藍寶石,花藍寶石又稱“帕德瑪(Padparadscha)”藍寶石,也有譯為“帕帕拉恰”藍寶石。Padparadscha一詞源于斯里蘭卡土著語言僧伽羅語“Padmaraga”,為一種紅蓮花的顏色,代表著圣潔和生命,是宗教信徒心中神圣之色。
紅蓮花藍寶石非常稀有,被斯里蘭卡這個佛教國度奉為至寶,稱其為“帝王藍寶石”,斯里蘭卡很少出口紅蓮花藍寶石,使其在國際市場上彌足珍貴。 紅蓮花藍寶石,是在眾多藍寶石中最受追捧的一個品種紅蓮花藍寶石屬于彩色藍寶石中最名貴的一員,是第二種擁有獨立名稱的藍寶石。
同時帕帕拉恰還是佛家的圣物,象征著圣潔和生命。 如果要形容帕帕拉恰的顏色,簡單的說:通常是用蓮花色或者日落色來形容這個奇特而美麗的顏色,其實,很多人只拿蓮花的顏色對比帕帕拉恰的顏色是不可行的。你可以在黃昏時賞蓮花,看到柔和的黃光映射在蓮花的色澤后,你或許就能找到帕帕拉恰的影子。
這種由粉紅色和橙色微妙混合而成的獨特藍寶石,在古印度時期,有寶石書記載:“寶石散發著像太陽般的光芒,光滑、柔軟、似火,似融化的黃金,且堅硬耐久者稱之為帕帕拉恰。”
一般來說帕帕拉恰分為“粉橙色和“橙粉色”兩個色系,粉橙如紅蓮,橙粉如落日
粉橙色要比橙粉色價格要稍微高一些,但是最理想優質的帕帕拉恰就是50%粉色加上50%橙色。
帕帕拉恰最早產自于斯里蘭卡,但現在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越南也有顏色相近的帕帕拉恰產出,但只有斯里蘭卡產出的粉橙藍寶石才稱之為帕帕拉恰。
雖然說其他產地的粉橙藍寶石顏色與帕帕拉恰極其相似,但在收藏家的眼里,只有斯里蘭卡產處的帕帕拉恰才是血統純正,價格也要比其他產地的高。
斯里蘭卡產出的帕帕拉恰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帕帕拉恰產量稀少,只在紅寶石產量的1%左右。通常,一顆帕帕拉恰不是橙色占得多,就是粉色占得多,像兩種顏色各占一半的極其少。所以因頂級優質產量極為罕見,市面上有的個頭大、顏色美、造型極佳的帕帕拉恰每克拉可達3-5美元,相當于人民幣20萬左右每克拉,價值遠超鉆石。
鑒于以上種種要求,帕帕拉恰的產量極為稀少,甚至只能達到藍寶石產量的百分之一。故而,這種寶石的價格也極為高昂,所以一般經手鑒定師的帕帕拉恰都要求我們出具雙證(即國檢證書+國外權威鑒定證書,不過國檢并不會標明是帕帕拉恰,只會標明是粉橙色)。
雖然有種種限制,但并不能打消人們的熱情,事實上今年年初英國尤金妮公主訂婚時,左手無名指就帶著一顆帕帕拉恰,吸引了全球時尚媒體的關注。
5.比肩紅寶石的絕地武士 尖晶石
絕地武士的傳說,并不遙遠,事實上在國內,這種極品的尖晶石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才逐漸被知曉。
聚光燈追回到古代,早在13世紀,當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將馬蹄和長鞭伸至印度德里的時候,搶到的一顆冠絕古今的極品尖晶石就被命名為鐵木爾紅寶石,這顆原產于阿富汗的極品尖晶石至今仍保存在英國的印度展覽館中。
那個年代,最美的尖晶石被稱為紅寶石,而當二十一世紀初,在人們終于了解到尖晶石與紅寶石的本質不同后(比如肉眼可分辨尖晶石沒有二色性),人們開始為緬甸新發掘的具有迷人霓虹光芒的尖晶石尋找一個更具有社會地位的名字,并最終找到了絕地武士。
敢以此為名,并得到廣泛認可,本身就可以說明一切, 遺憾的是,對于絕地武士,我們沒有趕上好的時代。這種在二十一世紀初期開始被瘋狂追捧的優質尖晶石,至今已經很難再見到大顆粒的存在了,以至于尋找1克拉以上的絕地武士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原產地,絕地武士也分兩種,一種產自緬甸那米亞;另一種則來自緬甸抹谷,特別是后來產自抹谷的尖晶石,具有高度透明的面和完美滲入的霓虹,一度讓鑒定師們懷疑是合成尖晶石。當然,是天然還是合成,還不至于騙過鑒定師的儀器。這種高品質的尖晶石尊貴程度絲毫不比紅寶石、藍寶石差,特別是偶得一見的大克拉絕地武士,每一顆都需要設計師獨一無二的形狀構思。
金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