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近代中國,湖北省開鑄銀圓的時間算是比較早的了,緊跟廣東之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和湖北省淵源頗深的銀圓品類有哪些。01湖北龍洋早在光緒十九年,在張之洞的推動下,清廷批準新建湖北銀圓局,它也是后來武昌造幣廠的前身。一年后,湖北銀圓局正式開鑄銀
在近代中國,湖北省開鑄銀圓的時間算是比較早的了,緊跟廣東之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和湖北省淵源頗深的銀圓品類有哪些。
01 湖北龍洋
早在光緒十九年,在張之洞的推動下,清廷批準新建湖北銀圓局,它也是后來武昌造幣廠的前身。一年后,湖北銀圓局正式開鑄銀圓。湖北省造的龍洋,外觀和廣東省造的龍洋很相似,畢竟這兩個省份的自鑄龍洋開始,都是在同一個人也就是張之洞的推動之下進行的。
湖北龍洋從光緒年間開始出現,到了宣統朝也有鑄造,總共的鑄造量大約是1500萬,所以我們在市面當中會看到有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和宣統元寶,它們的價值現在也是比較接近的。
02 湖北本省龍洋
當時在鑄造我們比較常見的這種湖北龍洋期間,張之洞還下令鑄造了一種湖北本省的龍洋。它的設計和常見的湖北龍一樣,都是正面珠圈內寫有光緒元寶,珠圈外寫著鑄造的省份和幣值。背面雕刻一條蟠龍,周圍有祥云襯托,外緣是湖北省造和幣值的英文。不同的是,在龍面這邊,左右各加鑄了一個漢字,右側是“本”字,左側是“省”字。
加鑄本省二字的初衷,本來是張之洞面對銀價下跌的問題,想加以區分在湖北流通的銀圓,從而便于控制省內銀圓流通數量,規范銀圓和值錢的兌換比例,不至于讓銀圓貶值太多。但之前鑄造的湖北龍已經深入人心,想要用湖北本省龍洋來代替它,推行起來很不順利,不久后只能停鑄。
現在,湖北本省龍洋已經被列入銀圓收藏界大珍的行列,存量非常稀少,難得一見。
03 湖北雙龍壹兩
時間推進到1904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年的時候,此時正值清廷元兩之爭的高峰期。之前在廣東湖北推動自鑄銀圓的張之洞,鑄造的主幣一直是七錢二分的,然而這個時候,他站在了“兩”派這邊,轉而支持使用兩這個單位來作為清廷的貨幣本位。于是,他在湖北又開鑄了一種新的銀幣,我們一般叫它湖北雙龍壹兩銀幣。
這種銀幣的主圖是雙龍戲珠,兩條龍姿態靈動,栩栩如生,體現了當時湖北地區高超的鑄幣經驗水平。但壹兩新幣的推行困難重重,計算不如原先七錢二分的湖北龍洋便捷,再加上成色有所降低,根本得不到當時百姓們的歡迎與支持。因此推行失敗,不久就停鑄了,沒有大規模流通過。
04 武昌版大頭
很多藏友說武昌版大頭并非出自湖北省,它的得名只是有人猜測該版是武昌造幣廠生產的,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能夠證實這種猜想。但久而久之,人們已經習慣了,不論它是不是出自武昌,都和湖北有了一絲聯系,就也將它放在這次盤點之列。
武昌版大頭的關鍵特征是曲纓,還有寬邊和短國橫的特征,但這不是最主要的,然后邊齒一般配的是橄欖齒。武昌版大頭雕工細膩,在三年大頭的收藏中獨樹一幟,數量也不是很多,吸引了眾多民國銀圓收藏愛好者的目光。
小結
從清末到民國,湖北省稱得上是一個鑄幣大省,鑄造的銀圓數量非常多,而且出現了不少名品,都是很值得去進行了解的。像湖北本省、雙龍壹兩這些,平時很難見得到,也在此奉勸大家不要盲目追逐稀有品種,這有極大的可能碰到仿品,得不償失。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