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高考269分該復讀嗎?貴陽一復讀生校外培訓4個月,花14萬考254分。今年的高考季,教育部門嚴禁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和高考升學率,幾乎沒有哪家媒體公開報道狀元的信息,個別打“擦邊球”的媒體也很快就刪除了相關報道。沒有狀元可炒的態勢下,那炒
高考269分該復讀嗎?貴陽一復讀生校外培訓4個月,花14萬考254分。
今年的高考季,教育部門嚴禁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和高考升學率,幾乎沒有哪家媒體公開報道狀元的信息,個別打“擦邊球”的媒體也很快就刪除了相關報道。
沒有狀元可炒的態勢下,那炒什么呢?正在高考話題缺失熱點之際,西南某地教委的一紙通知,禁止公立高中招收復讀生,瞬間點燃了網友討論復讀生話題的熱情。
四川那個考出722分的理科生盧同學,有傳是省理科的第一名。
雖然無法證明其究竟是不是省理科狀元,如此高的分數也足以讓人遐想連連。出人意料的是,網友熱議的卻不是盧同學的特高分,而是其復讀生的標簽。
有知情網友透露,四川這位盧同學去年已參加過高考,當時就讀于成都某知名的私立中學,考出了663分的好成績,盧同學本人不怎么滿意,就選擇了回綿陽復讀。
網友之所以熱議盧同學的復讀生標簽,根子還在于有人認為復讀生的存在,擠壓了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空間。像盧同學這樣的全省榜首復讀生,必然成為清華、北大的新生,也就意味著今年的四川應屆高中畢業生,就會少一個進清華、北大。
高校在各個省份投放的錄取計劃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參加角逐的人越多,分到的可能性就越小,網友熱議的就是這個道理。復讀生的大量存在,的確會影響應屆畢業生升學,或許這正是一些省份禁止公立學校招收復讀生的原因所在。
平心而論,復讀生的日子一點也不比應屆生好過。外界看到更多的是極個別優秀的復讀生,比如像四川的盧同學,就是他們中的代表。除此外,也還有不少復讀生墊背。
貴陽的李先生向媒體講述,他家兒子去年高考269分,選擇了復讀。為了孩子再次高考能有個理想的成績,家里也挺舍得下血本。
從今年二月初起,就給孩子報了某校外教育機構的培訓班,每天早8點到晚9點接受“魔鬼式”培訓,一直持續了4個月,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4萬元培訓費。
校外培訓期間,孩子學習表現也比較好,測試還能拿到400分以上,結果回學校參考月考只能拿250分的樣子。因為是高價培訓,家長也就沒有多想。到高考成績出爐的那一刻,李先生傻眼了,孩子只考了254分,比去年還少考了15分。
盛怒之下的李先生找培訓機構退款未果,就選擇了向媒體曝光此事。
以前網上爆出過類似的情形。河南鶴壁的一位家長,為給上初中的孩子補習物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向某培訓機構交了23萬培訓費,結果孩子中考物理只拿到2分。后來在當教育部門介入下,家長與校外培訓機構協調一致,退回部分補課費。
參照鶴壁的整合,在向媒體曝光、向教育部門投訴之下,或許貴陽的李先生也能退回部分培訓費,這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不過這起復讀生參加校外脫產培訓的案例,卻很有教育代表性,至少能帶給其他高中生和家長3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考生高考269分究竟該不該復讀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對高考成績不滿意,選擇復讀再戰。每年也有不少的考生是在盲目選擇復讀,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復讀。
貴陽李先生的兒子,去年高考只考了269分,這樣的成績該不該復讀呢?理解李先生支持兒子復讀的心理,欽佩李先生舍得花14萬元為兒子復讀補課的“大手筆”,可是不得不說,作為大學生家長的我,并不贊同李先生兒子復讀的決定。
考生269分的高考成績,就算復讀一年漲了100分,對高考錄取也沒有什么影響,還是上不了本科線,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燒錢”還是次要的,白白浪費青春年華。若李先生兒子的高考成績,是在缺考幾門的情況下取得,那又另當別論。
曾經在其他文章中也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只有那些高考發揮失常的考生,以及高考成績接近本科線、一本線的考生,或者與名校最低錄取分數相差無幾,通過全力以赴的學習,大概率能觸及的考生,才適合選擇復讀。準備復讀的考生,敬請參考。
提升成績押寶校外培訓是否正確
李先生的兒子從今年二月到高考前,在長達4個月的時間里,在校外教育機構培訓上課,從下定的決心、投入的資金來看,值得點贊,可是這樣的做法卻不宜提倡。
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校才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要是學生在課內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聽不懂老師的講授,課后也不能及時趕上來,就算是家長聘請最優秀的老師“一對一”上課,那也是枉然。
校外培訓機構搞的所謂的高考沖刺“密訓”“集訓”,承諾高考提分多少多少,不過是向家長收取高額培訓費的噱頭而已。培訓機構拿出一份協議,讓家長簽署,家長就以為機構真能做到提分目標,實際上只不過是玩文字游戲,到退費時麻煩就來了。
再說,錢花了還可以再掙,可孩子復讀一年,白白的光陰卻不可逆轉。
孩子的學習教育功夫要下在平常
飽受爭議的高考,看似是對孩子高中三年來的學習情況的一次檢閱。其實并非如此,而是對孩子長達十二年來所受教育的一次檢閱。看似只參加幾堂考試,實則考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而這些恰恰是孩子從小開始,一點一滴積累的結果。
很多有遠見卓識的家長,希望孩子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遠,他們并非把考試成績看得很重,而是把孩子的學習習慣看得更重,從閱讀、思維、書寫、方法、自律、運動等方面去全面熏陶孩子。比起把孩子往校外教育機構送,這才最高級的家庭教育。
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這里也提醒廣大家長,孩子的學習教育功夫要下在平常,永遠都不要把升學的“寶”押在校外教育機構的培訓和補課之上。
貴陽復讀生花14萬校外培訓,高考254分,你怎么看?你覺得考生269分的高考成績,應該去復讀嗎?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圖片源于網絡,若有不妥,聯系即刪)
李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