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奔馳,汽車的發明者,世界范圍內首屈一指的豪華品牌,要論品牌號召力和影響力,三叉星那絕對是一等一的。那么在你心中,奔馳的LOGO究竟值多少錢?大家先不用急著搶答,因為就在前幾天,奔馳自己就給出了答案。前幾天,奔馳官宣了旗下兩款入門級純電動SU
奔馳,汽車的發明者,世界范圍內首屈一指的豪華品牌,要論品牌號召力和影響力,三叉星那絕對是一等一的。那么在你心中,奔馳的LOGO究竟值多少錢?大家先不用急著搶答,因為就在前幾天,奔馳自己就給出了答案。
前幾天,奔馳官宣了旗下兩款入門級純電動SUV的預售價,其中EQA 300 4MATIC預售價格為37萬元,EQB 350 4MATIC預售價格為44萬元,目前兩款新車已經在北京奔馳工廠下線,即日起接受全國范圍內的預定。
相信絕大部分人看到這個預售價后,都會和我一樣,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并在心里默念道:真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
這個價格貴嗎?貴!而且貴得離譜,究竟有多離譜?且聽我慢慢道來。
平臺是原罪
其實EQA和EQB早在上海車展前夜就已經正式亮相過,從這兩臺車的車身尺寸、外觀內飾設計就能看出,它們就是奔馳基于自家的GLA和GLB“魔改”過來的“油改電”車型。為啥我要強調“魔改”?為了統一奔馳電動家族的設計語言,設計師硬是給GLA和GLB換了一個EQC風格的前臉,這樣的設計放在GLA上還不算違和,但放在GLB這種原來走“方正硬漢”路線的SUV上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僅僅通過圖片,你都能明顯感受到EQB的前臉和車身線條是完全不搭的,車尾再配上一套線條圓潤的貫穿式尾燈,好好一臺GLB硬是被整容成了一只“縫合怪”,毫無美感可言,我是真不敢相信如此低級的設計,竟然是出自奔馳之手。
至于內飾,奔馳索性就不改了,原來燃油版是什么樣子就啥樣子。多虧設計師“手下留情”,這套耐看的內飾得以保留,成為了EQA和EQB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關于“油改電”對比原生電動化平臺產品的劣勢,之前已經提過很多次,這里就不展開說了。就奔馳EQA和EQB這種用較低成本開發出來的“油改電”車型,你說產品沒有多大誠意就算了,現在價格還直接往天上開,真就憑你是一臺奔馳?要知道它們的燃油版原型車,GLA的售價區間不過為27.68-33.28萬,GLB的售價區間也只是29.28-34.88萬,兩臺車都是奔馳品牌旗下最親民的SUV車型。即便如此,這哥倆也不好賣,經銷商積壓庫存、終端優惠巨大是常態,要不是“芯片荒”爆發,4S店“爆倉”是在所難免的。如今EQA和EQB的預售價直接貴出燃油版一大截,敢問奔馳,產品競爭力何在?
這個時候或許就會有人跳出來給奔馳喊冤了:你看隔壁家的寶馬,它們的iX3不也是油改電嗎?
確實,iX3同樣是基于燃油車型X3打造出來的“油改電”SUV,但寶馬還是有自知自明的,iX3的定價就很有誠意,39.99-43.99萬,與燃油版X3的定價幾乎重疊。不過即便如此,iX3的銷量依然不盡人意,前段時間的銷量回暖全靠大優惠支撐。諷刺的是,作為一臺豪華品牌中型SUV,iX3頂配車型的定價竟然和奔馳EQB的預售價相同,按對應級別來說,iX3的直接競爭對手應該是奔馳EQC啊。高配低價的iX3尚且步履艱難,敢問奔馳,產品競爭力何在?
平平無奇缺乏亮點
根據目前已經放出的消息,EQA將會搭載容量為73.5kWh的電池,并配備前后雙電機,CLTC工況續航里程為537km,在滿足外在條件的前提下,能在45分鐘內將電量由10%補充至80%;EQB同樣擁有前后雙電機,EQB 350能輸出292匹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520Nm,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512km。從數據上來說,EQA和EQB的這些參數在合資品牌電動車里面還算是能拿得出手的。
但拋開價格談性能就是耍流氓,在如今的國內市場,手握37-44萬的預算想要買一臺新能源車,選擇之多、競爭之殘酷,堪稱世界之最。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極氪等等,隨便挑一家出來,從續航、動力、充電、智能座艙再到輔助駕駛等等這些新能源車的重要指標上看,EQA和EQB除了品牌,還有多大優勢可言?要非奔馳不選,這個價格E級、GLC也都能買到了。想要性能,同價位的GLA 35 AMG和GLB 35 AMG難道不香嗎?而且最要命的是,選擇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他們大都是思想開放,敢于嘗鮮,熱衷接受新事物的人群,他們對于傳統豪華品牌的追求并沒有那么的強烈,這也是目前傳統汽車品牌做新能源車的一大困局,敢問奔馳,產品競爭力何在?
摔過跟頭不知疼
如果這事發生在2年以前,奔馳對國內新能源市場存在誤判,定價過高還能理解,畢竟是豪華品牌老大哥,該有的身段還是要有的。但實際上,奔馳早已在國內市場吃過一次這樣的虧,EQC慘淡的銷量就是一個教訓。
2019年年底,以保時捷、奔馳為首的德系傳統汽車品牌,紛紛推出自家旗下的全新純電車型,意圖奪回被特斯拉占領的全球新能源市場,EQC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來到國內市場的。在這個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市場,如果你沒有些過人之處,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奔馳當時推出的EQC 400 4MATIC便是如此,408km的NEDC續航里程、5.1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外觀內飾也談不上新鮮、空間表現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除了57.98-62.28萬的超高定價以外,EQC就真的沒有其他地方能讓大家記住了。盡管奔馳后來引進了售價更低的EQC 350 4MATIC,也依然難擋頹勢。
我私下采訪了一位奔馳4S店的員工,據他稱,EQC絕對算得上是2020年奔馳最難賣的車型之一,庫存積壓是常態,優惠也是巨大,最高優惠幅度曾經一度高達14萬,但依舊鮮有人問津,與燃油車型火爆的銷量形成鮮明對比。“廠家給任務,公司有考核,銷售也是經常要接受EQC的專題話術培訓,EQC銷售不達標就要扣錢,大家也只能硬著頭皮給來看燃油車的客戶推薦EQC,但大多數客戶一聽到是電動車就直接拒絕。”他無奈地說到。毫不夸張地說,EQC當時已經成為奔馳銷售顧問們的“鬼見愁”。即便是在目前“芯片荒”的大背景下,EQC的優惠幅度依然能達到7萬塊。“公司的硬性指標是一個月要賣6臺,賣AMG都比EQC輕松!”奔馳4S店員工對我說到。
“第一批交付的EQC問題還特別多,老實說我們自己對產品也沒多大的信心。”奔馳4S店的員工繼續爆料,部分EQC之前存在電機故障、無法充電等問題,需要客戶索賠,通過更換電動機才能解決問題,這極大增加了車主對奔馳品牌的不信任感。“不過后期交付的EQC質量好了些,沒那么多客戶投訴了,我們也不用那么煩了。”他補充說到。
回到文章開頭,你認為奔馳的LOGO值多少錢?在我看來,在EQA和EQB這里,奔馳的品牌溢價不會低于車價的40%,奔馳正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斯圖加特的血統有多么的高貴。按照以往的傳統,新車最后的指導價大概率是會比預售價要低上一點的,但也只會是那么一點而已,EQA和EQB的定價依然會貴得離譜,EQC的劇情會在它們倆身上繼續上演。
奔馳太大,一次摔不痛,那就多摔幾次吧!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