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茫茫黃海,風大浪急。近日,在開山島上的“全電廚房”里,“時代楷模”王仕花和守島民兵們用電烤箱做出了香甜的月餅,品嘗到了特別的團圓味道。王仕花滿懷感慨地說:“這要是放在以前沒水沒電的日子,我和王繼才想都不敢想。”國防島來了國網人開山島,這個位
茫茫黃海,風大浪急。近日,在開山島上的“全電廚房”里,“時代楷模”王仕花和守島民兵們用電烤箱做出了香甜的月餅,品嘗到了特別的團圓味道。王仕花滿懷感慨地說:“這要是放在以前沒水沒電的日子,我和王繼才想都不敢想。”
國防島來了國網人
開山島,這個位于江蘇連云港灌云縣的小島,地處黃海前哨,離最近的海岸有12海里,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32年守島,王繼才、王仕花夫婦與海水為鄰,和礁石做伴,抱著“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寧”的信念,把青春年華奉獻給國防事業。2014年,他們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開山島是王繼才夫婦的牽掛,而開山島的用電一直是國家電網人的牽掛。從2000年首次上開山島服務,到島上的用電從無到有再到“優”,再到如今“零碳島”建成,留下了國家電網人辛勤堅實的腳印。
2000年,時任國網江蘇電力連云港灌云縣燕尾港鎮供電所所長的顧祝森接到王繼才的求助,在風浪中第一次登上開山島,幫助島上修好了柴油發電機。正是這一次上島,開始了國家電網與開山島20多年的深厚情緣。
“那一次上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繼才夫妻兩人太苦了,沒有電,沒有干凈水,島上半年才送一次給養,唯一一臺柴油發電機,也只有在寫巡島海防日志的時候才舍得用一會兒。”回憶起20多年前的往事,顧祝森記憶猶新。
從島上回來以后,顧祝森自掏腰包,為王繼才買了一盞馬燈。考慮島上哨點多在懸崖峭壁處,天黑巡邏危險重重,顧祝森又和大伙兒湊錢,給王繼才夫婦送去了大電池手電筒和安全帽,并叮囑他們,不管白天還是夜晚,巡島時一定要帶上。
2015年,國網江蘇電力組織技術人員對開山島進行實地勘查,決定在島上建設小型的風光儲一體化發電項目。兩個月后項目建成,兩米高的風力發電機日均發電4千瓦時、太陽能電池板日均發電14千瓦時,同時還配備了16組蓄電池,可利用儲能容量19千瓦時,開山島第一次用上了穩定的電。
從此,只要島上出現用電故障,顧祝森和同事們都會想方設法趕過去,解決島上缺電帶來的各種困難。而顧祝森送的馬燈和手電筒被王繼才留在身邊18年,現在永久保存在王繼才事跡展覽館。
你守護海島 我守護光明
隨著開山島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上島參觀學習的人越來越多。現如今,每一位參觀學習的人登上開山島碼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達20米的白色風力發電機,風機立柱上的國家電網標識十分醒目,這已經成為了開山島的新地標。
2019年6月18日,由國家電網公司捐建的開山島智能微電網及海水淡化系統正式投運。30千瓦風力發電、110千瓦光伏發電、660千瓦時儲能及50千瓦備用柴油發電機,每年可提供15萬千瓦時電能、3650噸淡水,讓開山島用電用水邁入了“2.0時代”。
從2018年底微電網項目啟動到建成投運,200多個日日夜夜,對每一名參與建設的國網人來說都是難忘的記憶。開山島巖石密布,一個在陸地上極其簡單的作業,在島上卻變成了施工難題,尤其是接地線無法打入地面,而沒有接地線,安全用電就無法保障。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把接地線接到海底!
于是,在開山島的懸崖峭壁上,施工人員們當了一回“蜘蛛俠”,將安全繩綁在腰上,一點一點放到海上,將避雷針及光伏接地連接線接到海底,用了一周時間完成了“送線入海”任務。
為了保證風力發電機基礎牢靠,建設者們需要在海邊堅硬的花崗巖上打入200余根鋼筋錨釘,搭建鋼筋框架,再進行混凝土澆筑。這一切作業只能利用落潮時間,每天可以工作的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為了與潮汐搶時間,我們就住在島上的防空洞里,過了60多天的洞居生活。山洞里不止老鼠橫行,洞壁上還有蜈蚣、蟑螂出沒。”回憶起那段與隊友并肩戰斗的日子,參與的隊員感慨不已。
開山島微電網投運的當天晚上,王仕花特意將島上所有的燈全部打開,開山島從未有過如此的光亮。開山島被點亮了,而不少參與建設的小伙子臉都被曬成了古銅色。對他們來說,建設工作帶來的不只是身體的疲憊,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你守護海島,我守護光明”,鏗鏘的誓言在海島上空久久回蕩。
把實事辦好 把好事辦實
今年6月18日,開山島上建成“全電廚房”,從此,開山島邁入了“零碳島”時代。開山島炊事班廚房面積只有8平方米。多年來,王繼才、王仕花一直在這里生火做飯。2018年,守島民兵輪流駐守后,廚房進行了擴大改造,但使用的仍是煤氣灶具。“以前,我們燒水、做飯使用的都是煤氣灶,每次上下島扛著煤氣罐實在不方便,而且我們這個廚房面積很小,煤氣罐放在里面也存在安全隱患。”守島民兵張延兵說。
國網江蘇電力第一時間為開山島量身定制了“全電廚房”方案,將原來的煤氣灶替換為功率7千瓦的雙頭電磁灶。相比傳統燃氣灶具,電磁灶無明火、易控溫、油煙少,加熱效率要高出30%以上,能量損耗能夠降低70%。“全電廚房”里還增加了電烤箱、電水壺等大功率電器,并根據島上的環境和民兵們的使用習慣,將廚房內的櫥柜進行了重新設計改造,室內環境煥然一新。
不只是廚房面貌換新,在國家電網人20多年的接力守護下,如今的開山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充足的電和水,守島民兵可以吃上可口的飯菜;508米的巡島路裝上了32盞太陽能路燈,讓守島民兵不再摸黑巡邏;電力北斗地面基站不僅可以為開山島及周邊海域提供精準定位、精準授時,還可大大提高智能微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開山島已然成為海島綠色低碳能源應用的一個典范。
英雄雖去,豐碑永存。新時代的征程上,國家電網人必將沿襲英雄路,將愛國奉獻的精神融入血脈,當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群連心橋,書寫最美的時代答卷。
王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