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韋航打開包裝將面餅放入碗中,加入90度以上的600ML熱水,5分鐘后,將水倒出加入調料包后,一碗香辣的四川紅油面皮便讓人大快朵頤。如果用中國四川特色地方劇“變臉”來形容今天的方便食品品種,一點都不為過。后疫情時代,像方便螺螄粉、刀削面、
文 | 韋航
打開包裝將面餅放入碗中,加入90度以上的600ML熱水,5分鐘后,將水倒出加入調料包后,一碗香辣的四川紅油面皮便讓人大快朵頤。
如果用中國四川特色地方劇“變臉”來形容今天的方便食品品種,一點都不為過。后疫情時代,像方便螺螄粉、刀削面、手搟面、西北油潑辣子面、湖北熱干面等地方特色美味賣得更加火熱。
尤其在許多人就地過年之時,家鄉的味道成為人們“他鄉為異客”的慰藉,方便食品繁多的品種正在滿足著人們不同的需求。
沒有人想到,一碗紅油碗面皮背后,卻也隱藏著一個大生意,據悉目前紅油面皮最知名的品牌便是阿寬食品。
在2020年,阿寬食品營收便超過了11億,其中紅油面皮的銷售額便達到了4億,不僅如此,阿寬食品還為知名網紅博主李子柒代工,如今這個默默無名的“二線品牌”竟然要上市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阿寬食品股東名單中,還有茅臺、高瓴等知名投資方的身影。
我們不禁要問,一包2塊左右的紅油面皮,為啥火成這樣?阿寬食品如何興起,未來又如何發展?
后方便面時代的撬動者
在紅油面皮大火之前,興起于四川的阿寬食品原本叫白家食品,在方便面產商爭霸的年代,一直想以差異化優勢打開缺口。
1999年,四川綿陽的光友公司首先發明了方便粉絲,為后來者打開了一扇窗,而后四川的白家食品等眾多公司也紛紛涉足方便粉絲行業。
站在開創者的肩膀上,白家食品創始人陳朝暉在營銷上進行了創新,2002年,白家食品的年銷售額已達約7000萬元。
行業暫時領先的白家在穩固了根據地——四川和重慶后,于2000年前后加快了全國推廣的步伐。
然而,走出家門的“地頭蛇”推廣進度并沒有像白家食品想象的那么順利。
以營銷起家的白家,擅長整合營銷推廣,但是缺乏資金支持廣告,以致于白家食品在川外一直默默無聞。
另一方面,方便粉絲的快速成長也引起了方便面巨頭的警惕,統一、康師傅、華龍、南街村等知名企業也悄然涉足方便粉絲行業,而這尤其以白象食品的打擊為典型案例。
2007年7月,河南白象公司開始進入方便粉絲領域,取名叫“白象方便粉絲”。
白家食品公司認為其外包裝有侵權行為,在之后的兩個月內先后多次向白象發出律師函,要求白象停止“侵權行為”,白象均未同意。
雙方先后在鄭州、北京、濟南、成都等地打了5起官司,被稱為“中國食品行業商標第一案”。
直到2011年2月,該商標侵權案在最高法院裁定落幕,雙方終于達成和解,但雙方都不能使用“白家”這一商標,很快,白家食品又遭遇到了行業調整期。
2003—2013年方便食品行業經歷了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期后,受流動人口減少、外賣行業的低價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市場規模出現一定下滑。
從2015年開始,白家食品開始戰略轉型,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2017年公司又提出“新型方便食品概念”,并于2021年白家食品改名為阿寬食品。
單憑紅油面皮,阿寬食品就取得了年銷4億的成績,以辣為特征的沿襲,把目標消費人群定位為19-29歲的學生+白領這一年輕群體。
在品類上,阿寬食品則切中了細分市場,主打各地方特色口味,推出成都甜水面、貴州花溪牛肉米粉、新疆炒米粉、蘭州拉面等多個商品,通過地域性的產品復制,讓地域性產品走向全國。
在營銷上,阿寬食品先后簽約流量明星黃明昊、費啟鳴,還在全國諸多高校玩起了主題線下快閃店,2021年阿寬食品推出青春版紅油面皮,還與王者榮耀聯名打造王者聯名款產品,這一事件斬獲8.2億曝光,可以看出,阿寬食品選擇的所有營銷元素都是面向年輕消費者們。
財經無忌還發現,阿寬食品的內容覆蓋了抖音、小紅書、知乎、微博等平臺,并且大多都是以“開箱、試吃、測評”為主,同時加入方便紅油面皮吃法升級的內容,比如阿寬種草曾用到的幾個詞:大學生美食、宿舍美食、留學生美食等。
一路走來,阿寬食品一直在方便食品領域深耕,努力的求得一絲生機,那么站在上市的邊緣,阿寬食品還有什么隱憂呢?
小眾網紅產品的硬傷
到目前為止,財經無忌認為,阿寬食品目前還是一個小眾線上網紅產品。
首先,體量還不大。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上半年,阿寬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6.31億元、11.10億元和5.9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8.48萬元、2364.85萬元、7626.49萬元和2192.94萬元。
在招股書中,阿寬食品將今麥郎視為重要對手,但今麥郎的年營收達200億元,是阿寬食品的20倍。
2021年上半年,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面業務收入分別為127.22億元和44億元,而阿寬食品總營收僅有5.93億元,仍然相差較遠。
第二,產品單一。阿寬食品的王牌產品為紅油面皮,銷售近4億,其他產品銷量相比紅油面皮有所差距。
打開阿寬食品的淘寶線上旗艦店,分為非油炸面、煮面系列、粉絲系列、米線系列、自熱系列五類產品。在非油炸面里紅油面皮月銷達3萬+,煮面系列的椒麻拌面月銷只有900+,其余也只不過上千。
從搜索結果來看,在淘寶上“紅油面皮”除了阿寬食品,海福盛速食紅油面皮也能達到月銷3萬加的水平,在京東上白象食品也上架了紅油面皮產品。
在方便粉絲系列中,回味旗艦店月銷能達到6萬加,更有李子柒代言的螺螄粉達到月銷4萬加,其他競爭對手嗨吃家、好歡螺、食族人都能突破月銷2萬加,比阿寬的方便粉絲系列超出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從阿寬食品生產線上下來的“李子柒”系列產品,也成了阿寬食品的競爭對手。
第三,線下占比不強。以線上興起的阿寬食品,2018年到2021年前六個月,線上銷售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53%、50.46%、61.34%和63.58%,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
線下銷售渠道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52.47%減少至2021年前6個月的的36.42%。
而阿寬競爭對手,無論是康師傅為代表的傳統企業,還是新銳品牌(顧大嫂,食族人、拉面說、嗨吃家),或者跨界品牌(海底撈),普遍都有強大的線下渠道。
在財經無忌所在的南京高鐵南站附近,在周圍1公里以內探尋了10家超市,只有2家找到了阿寬旗下產品,分別是芙蓉興盛超市和好又多超市,且數量最多只有2種較為稀少,屬于商家自發的進貨品種,并且擺放在并不起眼的位置。
阿寬食品的周圍是康師傅、統一等一眾方便面產品,從售賣的情況來看,最近的日期也是三個月前,而康師傅則是一個月前,顯然阿寬食品動銷不如康師傅。
同時,我們發現在十足、便利蜂、好的、羅森等連鎖便利店里,并未發現阿寬食品旗下產品,但食族人、拉面說、嗨吃家等新銳品牌進場很多,還有跨界品牌海底撈均擺在顯眼的位置。
在大型商超,比如永輝超市里則發現了阿寬食品代工的李子柒酸辣粉和阿寬食品旗下其他方便粉絲、方便米線產品,對比其他新銳品牌無論從價格還是擺貨位置都沒有優勢。
另外,阿寬食品線下經銷商規模小(50萬以下金額經銷商較多),線下經銷商變動較多不穩定。
第四,從產品上來說,在方便面品類,白家食品主打的是非油炸方便面,它在招股書中稱其“與傳統方便面在形態、口味、工藝等方面存在顯著不同”,是契合了健康養生的心智。
事實上,非油炸方便面的品類之基并不牢固。非油炸方便面叫囂的口號是“非油炸,更健康”,但早在2005年五谷道場剛面世時就推出了非油炸方便面,就有專家表示,這樣的說法不客觀,非油炸未必更健康,而且非油炸方便面的技術也不穩固,僅僅憑非油炸這一概念想要撼動方便面市場的格局,是不現實的。
第五,產品上優勢也不明顯。在線上阿寬食品袋裝便宜但份量少,在線下阿寬食品桶裝居多,一桶的量為100G(包含調料)價格為6元,相比于康師傅阿寬食品價格太貴。
總的來看,傳統品牌如康師傅、統一中國、今麥郎等,依托強大的品牌效應、規模化的生產能力,近年來也在逐步加快產品創新研發節奏,加大方便粉絲、方便米線及自熱食品等新品類推廣力度。
同時跨界品牌的入局,使更多消費者接觸到新型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品牌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等、餐飲品牌如海底撈等已擁有忠實的客戶群體、較完善的市場渠道和較強的品牌力,都對阿寬食品產生了沖擊。
那么阿寬食品未來該如何改善這一局面?
阿寬食品的未來該怎么做
方便食品領域的技術門檻并不高,但卻非常考驗對食材原料與物流損耗的控制,將這些環節做好,才可發揮下游渠道品牌勢能。
此外,品類不失為該領域快速破局的一條捷徑。萬千美食有足夠的縱深讓商家進行充分的挖掘與開發,家常菜肴、各類主食、風味小吃盡可以深度探索,將其便利化,甚至創新組合。
招股書中,阿寬食品的方便面銷售收入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主要原因為:一方面,公司進入并快速布局方便面市場,不斷加大市場投入力度,方便面銷量實現大幅增長;另一方面,自2018年起,阿寬食品開始實施“爆款”產品培育策略,將“紅油面皮”系列打造為網紅產品。
可以說,在紅油面皮上阿寬食品目前擁有品牌壁壘,大單品戰略無疑是正確的,未來阿寬食品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品牌,才能沖上百億規模。
比如自熱領域的自熱火鍋、風味小吃領域的螺螄粉與酸辣粉、高端領域的日式拉面等,阿寬食品都應該去嘗試,擴大品類。
第二則是提高產能。
目前在產能保障方面,阿寬食品已建立了成都龍泉驛、北京順義、杭州富陽、宜賓高縣、德陽羅江5大生產基地,各生產基地分別組建了半成品車間、成品車間、大單品車間、柔性產品生產車間,擁有多條連續生產線。
但招股書披露,阿寬食品目前各類主要產品的產銷率均接近或超過100%。
而上市也是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項目建設。
此次項目建設總投資5.35億元項目建設期2年,項目建設完成后,達產年預計可新增方便面產能1200萬件/年,方便粉絲產能864萬件/年,方便米線產能199.20萬件/年。
第三則是吃法升級。
阿寬食品的分量并不多,適合正餐和下午茶,份量小的產品可以擴展更多消費場景,阿寬食品不僅可做餐館級方便食品,挖掘地方性特色;
還可以在食材的豐富性上,還有包(裝)材質,以及消費體驗和口感上繼續加強,為消費者在健康處、風味選擇、產品安全性、原料質量和生產技術上提供額外的價值和功能性。
業內認為,以白家食品為代表的新興公司之所以取得高速增長,是因為這種新型方便食品滿足了快速生活節奏下,人們需要又快又好地吃一餐飯的剛需。
傳統方便面相對于外賣缺陷明顯,而在外賣失去補貼的性價比優勢后,介于原來的3-5元傳統方便面,和40元以上外賣市場之間的市場空白就出現了,而這個空白市場,給予了新型方便食品發展的機遇,而阿寬食品也將在未來掘金這一市場。
馬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