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發情季節的到來,貓咪的日常行為習性會有很大的變化,鏟屎官們也會把貓咪絕育的事提上日程。鏟屎官有的時候也會想這樣做是不是不太人道,畢竟絕育聽上去比較可憐的。但絕育也在天性上遏制了貓咪,好處還是有很多的。絕育手術是延長主子壽命及減少生病最簡
隨著發情季節的到來,貓咪的日常行為習性會有很大的變化,鏟屎官們也會把貓咪絕育的事提上日程。
鏟屎官有的時候也會想這樣做是不是不太人道,畢竟絕育聽上去比較可憐的。
但絕育也在天性上遏制了貓咪,好處還是有很多的。
絕育手術是延長主子壽命及減少生病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減少攻擊性和防止意外最常見的做法。
貓咪絕育問題,一部分愛貓者是贊同的,也有的持反對態度。
其實,很多反對貓咪做絕育的家長,大多是不了解貓咪絕育好處,更有可能是在看待貓咪絕育這個問題上存在很大誤區。
那么,對于貓咪絕育我們有哪些錯誤的認識呢?
給貓做絕育是不人道的表現,我們應該維護貓咪的戀愛權利。
發情時激素變化,產生身體影響,導致健康問題,如果不控制生育,會造成更多流浪貓的產生,既有害貓咪健康也違反社會道德,衍生了更多關于貓的社會矛盾。
連生存都不能保證,何談貓咪戀愛呢?
給貓做絕育手術要在它成年并首次發情之后,小公貓發情期不能做去勢手術
貓咪早做絕育對身體有益,公貓發情期也可做手術。5個月左右的貓咪就可以進行絕育手術,而生殖器官成熟之后,未來的生殖器官發生疾病的幾率就會有所增加。小公貓在發情期可以進行手術,不會有危險。
既然絕育會導致肥胖,肥胖還會產生那么多疾病,小公貓還更嚴重,那我們還是不絕育了。
只要控制得當,絕育后也可以不肥胖,而不絕育所造成的疾病確是無法有效控制的。生殖疾病甚至癌癥相對于肥胖來說會更恐怖。
母貓絕育應該晚一點,最好等它們生完一窩之后再手術也不遲
絕育手術應該盡早做做的越早越能避免生殖系統疾病,母貓在第一次發情前進行絕育手術,將來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2—3歲之后絕育,患病幾率就是上升到了7—8%;
6—7歲之后,患病幾率就上升到了11—13%。
母貓成熟之前做絕育不會對它們的成長發育造成劣影響,在出生之后4—6個月就可以進行手術。
母貓曾經發情過,但后來不發情了,就不用絕育了
這種發情周期的絮亂是疾病襲來的信號,一定要盡快就醫。
絕育后要給母貓補充更多營養,應該多給平常吃不到的昂貴的新鮮食品
術后食補需謹慎,飲食不當損健康。術后不要給貓咪過量食補甚至暴飲暴食,否則會擾亂貓咪身體,出現應激反應,造成消化不良。
還應避免非常規食物,以免貓咪過敏。建議聽取醫生意見,給貓咪食用專業的術后護理寵物食品,盡量避免吃動物內臟、牛羊肉、人吃的熟食等。
很少發情的貓咪不需要做絕育手術
貓的年齡越大,受發情影響導致升值系統疾病發生的幾率也就越大。當母貓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可能變現為頻繁發情,并出現明顯的身體不適放映,也有可能變現為發情少或根本不發情。
無論貓咪是否已經產生疾病,都應盡快做絕育手術。
催醒針
千萬不要打!催醒針的原理其實是起到一種讓處于麻醉狀態下的貓神經興奮的作用,雖然能起到讓部分貓咪脫離麻醉后的昏迷狀態,但是很有可能引起顱內壓增高導致死亡。麻醉的劑量掌握得準確一點,讓貓自然醒就好了。
但是結扎雖然再一定范圍內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但是卻無法避免在野外的泛濫的性行為帶來的貓咪愛滋(一種貓的免疫系統疾病,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和貓咪白血病的傳播。
總的來說,睪丸摘除和輸精管結扎的優劣并沒什么好比的,這完全要看你對貓咪生活的期望和你希望怎樣的它對你的生活最好,不過從貓咪健康的角度考慮醫生一般會選擇直接摘除,這樣可以避免可能的健康隱患。
不要認為公貓的絕育是和太監一樣
這個想法很陰暗,是我們傳統中的糟粕!北京的外科手術專家潘大夫說:“貓咪絕育手術并不是像太監那樣的,而是類似于男人的結扎,所有功能都有,還可以有生殖行為。只不過沒有了活躍的精子,沒有生育能力而已。
絕育之后,貓咪能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往日的活潑可愛。
術后一定要注意給貓咪套好脖圈,防止貓咪舔舐傷口而引發感染哦。
高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