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歷史價格走勢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篩選熱門品種,根據品種歷史指數和數據庫進行品種分析,本期分析的產品為僵蠶。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體,屬于養蠶的副產業。主產區為桑蠶葉發達的廣西、四
1、歷史價格走勢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篩選熱門品種,根據品種歷史指數和數據庫進行品種分析,本期分析的產品為僵蠶。
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體,屬于養蠶的副產業。主產區為桑蠶葉發達的廣西、四川、云南。次產區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其中以四川和廣西的產量最大,又以四川僵蠶的品質最佳。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之功效。僵蠶一年中生產頻次較高,大量生產于菌絲容易發育的春、秋季。
從2014年到2018年的僵蠶歷史價格走勢圖看出,廣西僵蠶價格波動情況與四川僵蠶價格波動較為一致,其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較為頻繁。
僵蠶,2013年4月份商品價格突破180元,其中四川統貨再創歷史高價達到185元。由于2013年秋產量增加,價位回落至95-100元,并形成較大庫存,導致2014年春蠶產新結束后,價格繼續下跌,跌至80元。
后4年,僵蠶開始恢復,經歷兩波高峰,都是春(僵)蠶跌,秋蠶漲的循環模式,不過每年底價都上揚一點。
2014年僵蠶夏季產新結束,由于養蠶戶減少,產量降低,僵蠶行情開始逐步回升,價格從7月份的80元,上升到2015年初的90-100元之間。但由于2013年上半年農戶飼養的蠶很多都感染了白僵病,造成僵蠶的貨量相比往年增加,造成價格大幅下滑。由于遺留的庫存補充了2014年減產所造成的缺口,行情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直到2015年秋蠶產新期,僵蠶迎來了第一波高峰,由于當時桑葉養殖戶減少,而且死蠶率大幅降低,因此秋貨產出量明顯少于往年,保守估計不足2014年的60%,加之進口貨應市量亦不大,僵蠶收集費工費時,成本逐年遞增,價格從5月份的90元上升到8月份的110元,直到2016年3月份,價格到達了145元。春蠶產新結束后,僵蠶產量較2015年有所增加,產地大量貨源待售,市場商家恐慌不敢收貨,也就是市場俗稱的“買漲不買跌”,造成僵蠶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價格下跌了約30%。
?2016年秋蠶產新結束,僵蠶價格迎來第二波高峰。秋季養殖萎縮、天氣持續高溫、空氣濕度低、病蟲災害等因素影響,僵蠶產量較2015年明顯減少,據當時資料顯示,四川產區僵蠶產量較2015年減產三成左右,行情一路上揚,到11月份,價格漲到了140元,高價持續到2017年春蠶產新,新貨上市,補充了市場需求,行情開始回調。
2017年秋蠶產新,由于秋季貨源產出量不大,前期市場貨源得到消化,受需求拉動,行情有所上調,但是由于庫存有量,市場走動一般,價格并沒有出現較大的上升,不算高峰。直到今年初,價格出現小幅度下調。
現廣西秋蠶面臨產新,云南地區第三批產新尚未開始,由于今年各產區產量有所減少,市場貨源走銷明顯加快,產區行情走高,加上近年來僵蠶價格頻繁波動,引起部分商家議論,這是否會引起第三波高峰?其后市變化還需密切關注四川、廣西和云南地區產新情況,我們將密切關注。
2、指數走勢
2018年8月16日僵蠶價格指數值為715.23點,低于此時總指數的1256.75點。從2013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6日僵蠶價格指數與總指數的歷史走勢來看,僵蠶價格指數一直在低于總指數,近4年都是從2014年底部中恢復。
目前總指數為1256.75點,僵蠶價格指數為715.23點。雖震蕩上升,依舊沒有恢復到2013年的高峰狀態。
3、漲跌分析
2018年8月16日僵蠶價格指數值為715.23點,今年以來僵蠶價格指數累計上漲了2.20%,強于總指數的趨勢。最近一個月時間,則上漲了2.76%。
與前年同期(2016年8月16日)相比,上漲了24.39%,比上年同期(2017年8月16日)上漲了4.45%。同期,總指數分別上漲11.05%,下跌2.75%。僵蠶價格指數漲幅明顯大于總指數。
從歷史(2013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6日)價格指數走勢看,指數最高值出現在2013年5月7日,當時指數值為1019.59點,最低值為2014年7月4日的452.84點,兩者相差566.75點,說明僵蠶的價格波動較大,超過50%。
4、近期快訊及目前市場價格
僵蠶近期快訊一覽:
安國:該品今年減少,市場來貨量不大,行情堅挺上行,市場廣西與四川貨行情基本持平,現市場統貨僵蠶價格在120-130元之間。(8月13日)
我們在六大市場主要對僵蠶的1個品規的價格進行了統計,目前的報價情況如下。
(單位若無特別注明,均為“元/公斤”)
PS:點擊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進入康美中藥網官網,查詢中藥材價格漲跌、行情趨勢、市場分析等。如果您對以上文章觀點有疑問,歡迎留言。
張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