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豬場自斷后路,緊急拋售生豬,嘴硬大漲的養豬戶為何看不清形勢我國的生豬價格素有逢節必跌的規律,雖然這兩年因為非瘟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受損嚴重,豬價的變化規律被打破,但節日期間豬價的漲跌規律依然遵循著逢節必跌。1月26日豬價從中不難發現,最近幾
豬場自斷后路,緊急拋售生豬,嘴硬大漲的養豬戶為何看不清形勢
我國的生豬價格素有逢節必跌的規律,雖然這兩年因為非瘟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受損嚴重,豬價的變化規律被打破,但節日期間豬價的漲跌規律依然遵循著逢節必跌。
1月26日豬價
從中不難發現,最近幾天豬價遭遇了斷崖式下跌,積攢了接近一個星期的漲勢在一夜之間揮霍一空,全國生豬均價再次下降到了不足7.2元的水平。其中華東區均價7-7.8元,華中區豬價6.6-7.4元,華南區豬價6.8-8.5元,華北區豬價6.7-7.2元,東北區豬價6.3-7元,西南區豬價6.1-7.1元。全國各地區豬價漲跌走勢中,東北全線上漲,華南和華北部分地區,加上四川和貴州保持穩定,其他地區繼續下跌。
講真,這波降價此前有預料到,但是沒想到來得這么早來得這么快。之前我一直認為小年前后還會有一波豬肉需求高峰,豬價不說能上漲多少,起碼維持穩定沒有問題。但讓我意外的是豬友們的壓欄能力和壓欄的決心,壓欄的決心在這次豬價的漲跌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近半年時間,多數養豬戶都被豬價牽著鼻子走,6-10月份豬價下跌的時候,豬場大量淘汰母豬,賣小豬,甚至有豬場為了降低存欄量做出了讓母豬流產的操作。等到11月豬價反彈的時候大家又后悔了,剛淘汰的產能又被補充了回來,補欄的后備母豬還沒發情配種,12月豬價再次下跌又給了養豬戶當頭一棒。
再拿最近幾天豬價的下跌來說,前面幾天的窄幅上漲,給了養豬戶挺價惜售的決心,豬友們也確實這么多的,多放棄了落袋為安的好機會,選擇博取未來。可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總是骨干的,多養了一個多月的豬,反而從賺錢養成了虧錢。
嘴硬大漲的養豬戶為何總是看不清形勢?
對于最近這段時間的豬價,不少豬場是寄予厚望的,即使豬價下跌也堅信豬價能漲回來,可結果豬價一夜之間回到了6天前,此前積累的漲幅一夜之間揮霍一空。導致養豬戶看不清形勢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
1、了解信息是片面的。雖然現在各種網絡信息鋪天蓋地,但是養豬戶所獲取的信息多數時候都是片面的,比如市場到底有多少豬,我國每天需要多少豬肉。豬場能了解到的只是自己身邊豬場的情況,可能有時雖然自己身邊的豬不多,但全國的豬其實很多,片面的信息就導致豬場無法看清形勢。
2、忽略了消費量的高低對豬價的主動權。豬價的高低雖然是供需兩個方面決定的,但其中的關鍵還是在于消費量,豬再少沒人吃價格也不高,豬再多但是吃的人多價格也低不到哪里去。
3、豬價、肉價的官方調控。豬價、肉價都是市場經濟,但是官方的調控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凍肉收儲和放儲就是其一。當下確實沒有收儲放儲的消息,但儲備肉的輪換同樣會對豬價造成一定的影響。
豬價背后的“屠價劊子手”要揪出
這次豬價會被“屠殺”,劊子手只有一個那就是養豬戶自己,雖然一月初豬價并不理想,但是不少養豬戶不認輸,有豬不賣,博弈春節前的價格,增加了生豬供應量的同時也增加了生豬體重,致使市場豬肉供應量增加,且超出了消費的增加幅度,致使豬價慘跌。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距離屠企休息也越來越近,留給養豬戶的時間越少養豬戶越緊張,疊加豬價的持續低迷,養豬戶慌了,開始集中拋售生豬,這才是豬價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最主要原因。
陳原